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8)(1 / 2)





  赵景闻越想越激动,干脆趴到地上做了两个俯卧撑。

  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毕业季很快就来临了,相处了五年的小伙伴们就要各奔东西。虽然都还是些小丁豆们,不过依然感到了离别的伤感,最后一次班会后,很多孩子们都流下了不舍的眼泪。

  其中当然完全不包括宁小北和范侠。

  终于不用和小学鸡为伍了虽然初中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不过毕竟是中学生了,真是想想就开心。

  在宁小北看来,他恨不得时间加快,能够一下子跳到高中,乃至大学毕业才好。

  范侠那更是简单多了,暑假来了,他又考上了一中,爸爸明天就要带他去北京旅游了,还是坐飞机去呢。

  对于九十年代的小学生来说,坐飞机那可是件大事。范侠一想到自己能够飞到天上去,又是兴奋,又是害怕,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老大,你坐过飞机么?

  坐没有。

  差点露了馅,宁小北急忙改口。

  宁小北何止坐过飞机,工作之后他简直是坐到想吐。

  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差不多05、06年的时候吧,那时候国内高铁还不普及,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去稍微远一点的城市就不得不打飞的,反正外企公司不差钱。

  尤其是上海飞北京的航班,一周两次雷打不动。周末回上海的时候一定会遇到航空管制,自己不得不带着笔记本电脑在机场里办公。一来二去,同坐一班飞机的几人都认识了,后来还发展成了好朋友呢。

  真的?那我比你厉害点。

  范侠开心地说道,自己要坐飞机了,宁小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飞呢。

  宁小北斜着眼睛看他,心想那是你厉害么?那是你爸乐意花钱!

  记得带好口香糖。

  宁小北曾经在一次飞深圳的时候不幸患上了航空性中耳炎,高烧了三天才好,差点耽误工作。小孩子的耳膜比成年人脆弱多了,希望范侠玩的开心吧。

  毕竟等你回来我们还要继续补课呢。

  宁小北故意笑着说道。

  果不其然,只见范侠肉眼可见地萎靡了下来。

  如果他是条小狗的话,那现在就是一只耷拉着耳朵,尾巴垂地的黑毛狗。

  自己就是笑得不怀好意的邪恶阿兹猫,喵呜~~

  宁老太太坐在建德里的弄堂口,笑眯眯地看着一群大小伙子,光着膀子在她家和停在弄堂口的卡车之间来回奔波,干得热火朝天。

  小北,来。

  宁老太对着宁小北照了照手,从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块。

  去,到弄堂口的杂货店,让老板送一箱正广和的盐汽水过来。大热天的,孩子们都辛苦了,让他们解解渴。

  好嘞!

  接过钞票,宁小北飞快地往弄堂口跑去。

  现在宁小北和奶奶的感情越来越好了,每个月从老太手里拿到的零花钱已经远超从他老爸那里拿到的数额。

  今天是宁家搬家的大日子。福利房的钥匙终于在两个月前拿到手了。经过简单的装修和通风,终于可以正式入住了。

  这年头还没有装潢公司,单位分配下来的都是毛坯房,个人要想办法自己搞定。

  若是普通人,那只能去火车站和汽车站那里找工人了。那边天天都有人蹲在路边,身前放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电工水泥木工之类的工种。

  等自己把工人找全了,再去建材市场买材料。大到地板瓷砖,小到合页、开关都需要自己搞定,简直折磨死人。

  但是宁建国是什么人啊?

  第三鞋厂的车间领袖,本人也算是半个水电工。

  他人缘极好,徒子徒孙又多,听说宁工家里要装修,那些小伙子们各个都愿意来帮忙。你锯木头我劈砖,很快就帮忙把一切都搞定了。

  不说别的,宁小北曾经去看过一次工地,他家所有的墙壁都是赵叔叔和爸爸一起动手涂完的。两个人拿着个长杆子,你来一下我来一下,快乐的很。

  原来当初赵叔叔家装修,爸爸也是去帮过忙的,这下也算是有来有往了。

  不止装修,今天搬家也是。

  宁家没有请搬家公司,赵叔叔从厂子里借来了大卡车,这些小伙子一大早就坐车卡车来到建德里了,一直忙活到现在。按照规矩,搬家要在上午就搬好,这样才大吉大利。

  奶奶,你真的不和我们一起去住么?

  宁小北喝着汽水,靠在宁老太身边问道。

  我不去,我死都要死在这里的。

  宁老太坐在藤椅上,双手住着拐杖,坚定地摇了摇头。

  而且你们那个房子那么小,一共才两个房间吧。我住进去了,侬睡哪里去,难道还要和侬爸爸挤一个房间?你们搬走了,这里上上下下都是我的了,我想怎么住就怎么住,蛮好的。

  但是新房有卫生间,有抽水马桶,还有淋浴间呢。爸爸买了热水器,以后只要一开龙头就是热水,不用烧水了。

  宁小北说道。

  哦呦,我又不是没有住过楼房,没洗过热水澡。诺曼底公寓晓得伐?好婆年轻的时候就住在那里的。上海滩的那些大明星,赵丹啊,王人美啊都住在那里的。还有那个唱越剧的林妹妹王文娟还是我以前的邻居咧。有什么了不起的?去看看可以,但是住我是不会去住的。

  宁老太态度坚决,宁家父子都拿她没有办法。

  不过老太一个人住在这里,他们两个还是不放心的,需要找个人来照顾她。弄堂里有人家里用保姆,那保姆说她苏北老家有个妹妹正想到上海来找工作,愿意到宁家来试试。

  宁老太坚定地认为熟人介绍被保姆介绍所要来得稳妥多了,那个叫做小梅的姑娘前几天已经来试过工,做菜的水平虽然和宁建国不能比,但是还是挺符合老太的口味的。

  等宁小北他们父子搬走后,小梅姑娘就搬过来,做住家保姆。

  好了,走了走了。

  眼看搬得差不多了,也快要到中午了,赵景闻用毛巾擦着汗,走动两人面前。

  老太太,小北,走吧,去新家看看!

  宁老太不住地点头说好,在宁小北和赵景闻的搀扶下,坐到了卡车上。那些大小伙子们则纷纷爬到了卡车后面,头上搭着白毛巾,和家具箱子坐在一起。

  赵经理不愧是干销售的,很会炒气氛,暖场子。

  搬家就搬家,他居然还在卡车上准备了锣鼓和喇叭。刚巧这些小伙子有不少都是厂里工宣队的,立即上手演奏了起来。

  滴滴答滴答,哐才框框才

  就这样,一路吹吹打打,载满了宁家家具,也载满了宁小北对未来的希望的卡车,朝着苏州河北岸的工人新村飞驰而去。

  一连串的大地红鞭炮声响起,间或炸开几个高升,下了车,宁小北的爸爸和赵景闻两个人一人手持一根长长的晾衣服竹竿走在最前面,此乃步步高升,节节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