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复唐第253节(1 / 2)





  一个士兵服役的时间一共就那么久,不能晋升的话就只能退役回去当农民或者做点别的工作,大唐的士兵待遇很不错,打仗危险系数有,但不是很高,毕竟武器先进,这样的情况下没人愿意离开军队。

  李从嘉几乎是释雪庭说出这句话之后他就想到了这一点,他思考半晌说道:“这些军官……嗯,让他们先去肃州吧,距离于阗也不远。”

  “去哪里干什么?”释雪庭有些意外。

  李从嘉一脸严肃地表示:“学习文化知识啊。”

  “什么?”释雪庭有些意外,不过转念一想就笑:“的确是该学习一下,毕竟大唐跟于阗的情况不一样,军队结构也不一样,他们需要熟悉,而且语言也不同,嗯,这倒是个好办法。”

  就算是学得快的估计也要个一年半载,这段时间足够大唐将这些人了解一个透彻,该怎么安排估计也有了构想。

  李从嘉叹了口气:“之前发愁人不够,现在又发愁人太多。”

  释雪庭一边帮他整理御案一边说道:“现在也发愁人不够,我们需要的是普通老百姓,而不是官员,当然有能力的官员还是缺乏,只不过这个……可遇不可求吧。”

  李从嘉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抬头问道:“对了,鸿胪寺那边这次收到了多少吐蕃部落的拜帖?”

  释雪庭说道:“据说有二十个,可以说吐蕃那里比较有影响的部落都要来。”

  “你将琉璃佛像的事情散播出去了?”李从嘉有些意外,以往可没有这么多部落来大唐朝贡。

  释雪庭摇头:“没有,不过从吐蕃那里过来的反馈来看,吐蕃现在的形式越来越紧张了,之前经历过几场大战,许多部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他们已经休战了一阵子,现在大部落休养的差不多,估计用不了多久可能又要起兵。”

  李从嘉问道:“所以他们是来寻求大唐帮助的吗?”

  释雪庭笑道:“肯定是有这个目的,不过就算寻求不到帮助,他们带一点不值钱的土特产过来,大唐也不会亏待他们,肯定有值钱的东西回赠,怎么他们都不亏。”

  李从嘉无奈:“哎,我们现在也很穷啊,为什么要打肿脸充胖子?”

  释雪庭安慰他说道:“内阁觉得上国就要有上国的气势,就随他们去吧。”

  李从嘉也只是吐槽一句,很快他又转回来问道:“这么说,就算我们不插手,他们也会乱起来?”

  释雪庭说道:“如果是那样的话就算乱起来也未必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局面,如果按照原计划,至少我们能掌握一点主动权。”

  李从嘉点了点头,他也没打算放弃这个计划,反正能够让吐蕃乱上加乱是更好的。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吐蕃那边似乎比大唐还要着急。

  之前杨业因为大理勾结吐蕃部落,他想要拿到确切证据连那个部落一锅端而停战,后来在李从嘉给了他旨意,告诉他朝廷已经有相应措施之后,杨业就带着早就憋的不行的一帮狼崽子直奔羊苴咩而去。

  高崎折原本以为杨业畏惧吐蕃部落,正打算联合吐蕃来一波反扑的时候,就被狼狈的赶出了羊苴咩城。

  丢了都城的他心情自然不好,不过也没关系,至少他还有打下来的其他国家可以去,或许当初他忽悠周边国家,然后吞掉那些小国为的就是今天。

  结果杨业穷追不舍,高崎折带着兵到哪里,他们就追到哪里,到最后高崎折不得不投降,被杨业一捆麻绳捆着就回了长安。

  大理的灭亡给大唐带来了比之前还要广阔的土地,为此李从嘉甚至暗搓搓的想着高崎折当年为什么没把女王国和吴哥王朝一起搞下来?

  当然这也只能想一想,估计高崎折心里也清楚自己是搞不下来的。

  杨业大胜而归这件事情对于大唐而言绝对是个好消息,自古以来国家扩张领土,没有人不开心的,尤其是家里有人在岭南干活的那些人,之前他们都要担心大理什么时候会打过来伤害到家人,现在大理都是大唐的了,还担心啥?

  为此,李从嘉专门准备了欢迎仪式,顺便还把杨业的官职提升了一下,当然其他军官自然也各有升职。

  结果这边刚嘉奖完自己的军队,那边吐蕃各部落的朝贡申请又来了,之前他们的理由是恭贺新年,每到年底各个部落都要来大唐朝贡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或者说是规矩也是正确的。

  而这次吐蕃部落居然打破了这个规矩,理由是来恭贺大唐打了胜仗。

  李从嘉看着那些申请书不由得笑道:“我算是看出来他们是真的着急了,还差半年时间,他们居然都等不及了。”

  以往大唐打胜仗他们最多也就是发来一封国书,恭喜大唐,实质性的东西是没有的,这次居然要直接来朝贡,至于年底还来不来,那就取决于吐蕃是不是还和平了。

  释雪庭问道:“计划要提前了吧?”

  “没关系,反正东西准备好了,人选几乎也选好了,还有什么担心的?”李从嘉大笔一挥,想来就来吧,反正早晚都要来。

  释雪庭摸着下巴说道:“实在不行就多烧几尊,然后我派人偷偷给别的部落也送去,不怕吐蕃不乱。”

  李从嘉有些遗憾:“哎,偷偷送过去,要少赚多少钱啊。”

  释雪庭分析道:“这就不对了,物以稀为贵,如果让那些部落知道这东西就一个,说不定出的价钱会更高,他们若是知道还有其他,那价格自然也就上不去了。”

  李从嘉: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哦。

  反正就是,原本搞过一遍的庆典,等到吐蕃各部来了之后只怕又要搞一遍,对此礼部觉得神烦,李从嘉觉得费钱,杨业倒是挺得意的,打了胜仗当然愿意宣扬,更何况他也很想向吐蕃展示一下肌肉,毕竟吐蕃差点就插手到了他跟高崎折之间的战争,杨业早就想敲打他们了。

  这次吐蕃使臣进京就不是之前于阗和喀喇汗国的使团能够比拟的,这一波一波的人,长安多出来的吐蕃人简直堪称多年之最。

  幸亏之前鸿胪寺早就预估过人数,提前将驿馆都准备好,否则这么多人来,还真不一定放得下。

  有了这些异族人,长安每天都非常热闹,这些人到长安来,虽然带的东西不多,还会跟朝廷要赏赐,但是他们在长安买的东西也有不少啊。

  李从嘉趁机让阿容将拍卖会的请柬发送到吐蕃人手上,这一次的拍卖会主要就是拍卖各种玻璃制品,哦,时下人还是习惯跟它们叫琉璃。

  这个请帖大部分都发给了吐蕃人,小部分发给了一些商贾尤其是国外那些来大唐进货的商贾,官员几乎都没收到,就因为这个,好多官员都在抗议,甚至内阁都抗议到了李从嘉这里。

  “陛下,商行如此厚此薄彼,可不行啊。”

  商讨完政事之后,赵普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反正也是无伤大雅的戏言,他是内阁最年轻的官员,跟李从嘉关系也还算不错,他来说比较合适。

  李从嘉无奈说道:“那东西就是为了宰吐蕃人和商人的,你们跟着凑什么热闹?你们也不是不知道,玻璃制品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了,这一次拍卖之后,我就要开始推广各种玻璃制品,到时候他们高价买回去的东西就是一文不值的东西,你们跟着凑什么热闹啊?”

  赵普嘿嘿笑道:“这个道理我们当然知道,不过拍卖会这个方式还是很新颖的,大家想要开开眼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