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复唐第281节(1 / 2)





  崖州港就在后世的海南岛那里,如果真的跟三佛齐打起来的话,除非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灭掉扶南,否则从陆地上是没办法过去打,要打就只能走海路,是以李弘冀有此一问。

  李从嘉一时之间也有些纠结,大军这一来一去需要的钱可不是一点半点,刚打完日本,国库已经不算很充盈了,如果再打三佛齐……就算是李从嘉都要掂量一下,他还没丧心病狂到为了出气就不管不顾的地步。

  范质转头看向户部尚书问道:“有压力吗?”

  户部尚书……都快要哭了,刚打完日本,钱是花出去了,但是后续的收益还没跟上,税收什么的也要长年累月才能显示出好处来,就又要打,最主要的是杨业刚带兵去打扶南了啊,这也是一笔钱。

  李从嘉一看户部尚书一脸的心如死灰,只好说道:“让舰队过去的时候,充当一次货运船吧。”

  李弘冀愣了一下:“这个……怕是有损大军威风。”

  李从嘉抬眼看了他一眼:“你想要什么威风?打了败仗摆出的谱再大也没用,反之只要打了胜仗,别人看到海军的船都会心生敬畏,威风这种东西不是给本国百姓用的,而是需要对外。”

  李弘冀默默的缩在一边不敢说话,说实话他是真没想过还有用战船充当货船用的。

  赵匡胤在一旁开始打圆场:“陛下息怒,蜀王殿下的顾虑也是有道理的,货运还是要小心一点,万一遇到有心之人……”

  赵匡胤没有说完,但是已经足够让人脑补。

  李从嘉很干脆地说道:“做好检查,这样至少能够补贴一下出动的军费,反正舰队过去也未必会打,只是摆个样子。”

  李从嘉觉得这大概是生平第一次,他自己不太想要主动进攻。

  不过三佛齐突然出手也让他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么大一个国家只有一个舰队是不够的。

  内阁等人过来也不是打酱油的,而是商讨接下来的一些对策,毕竟刚打完日本,马上又是扶南跟三佛齐,他们觉得大唐基本上可以开始进入全国战备状态,这种战备状态是方方面面的,首先就是给各地的财政拨款。

  赵普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陛下,是否需要增税了?”

  虽说现在国库还有钱,但是又不是打完这一场就不过日子了,不能所有的钱都投进去,这样的话国库能拨出来的钱肯定支撑不了这一场仗,必须从现在开始开源节流未雨绸缪。

  李从嘉果断说道:“不行,不能养成没钱就加税的习惯,否则以后只怕是要民不聊生的。”

  这个先例一开,日后不定会成什么样子,万一碰到一个不肖子孙,只知道吃喝享乐,然后就开始剥削民脂民膏,那不是要命吗?

  赵普也知道李从嘉未必会同意,所以他刚才问的才有些犹豫。

  李从嘉拒绝了赵普之后,还是开始思考要怎么弄钱。

  李仲寓忍不住问道:“阿爹,为什么不增加商税呢?”

  李从嘉曾经跟李仲寓灌输过目前农业是大唐的根本,而且大部分老百姓都是农民,所以不要轻易增税,如果税收压力太大,再遇到个天灾人祸,到时候人家是要造反的!

  李仲寓记住了这一点,所以他现在绕开了农税,开始打商税的主意。

  李从嘉觉得他好像给李仲寓灌输的知识有点错误,只好耐心说道:“这个跟什么税种无关,根本原因就在于朝廷需要开源节流,不是无休止的花钱,否则一旦出现财政危机就增税,到最后会是个什么情形?历史上揭竿而起的例子比比皆是啊,而且也不要小看商人,商人的心比普通百姓要狠。”

  李仲寓有些疑惑:“为什么?”

  李从嘉继续解释道:“普通百姓其实是很有韧性的,只要不到是在活不下去的地步,不会有人造反,但是商人逐利乃是天性,就算你没有逼迫他们,他们之中有些人可能都不老实,他们会选择对他们有利的大臣皇子来扶持,这些人一旦觉得自己利益受到了一点点侵害,就会想办法将场子找回来的。”

  这也是李从嘉一直没有改变商人地位的原因之一,至少他在位的时候还不希望这个社会便成笑贫不笑娼的模样,一个国家总是要有底线的。

  当然也不是说商人都不好,然而地盘打了人多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多,李从嘉不得不从国家整体出发考虑。

  李仲寓听得半懂不懂,却也牢牢记住不能随便加税,要在百姓的承受能力之内才行,而且就算加税也要谨慎一些。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有些气闷:“可是……三佛齐……难道还要忍下这口气?”

  自打李仲寓记事起,对于南唐的失败记忆不是特别深刻,反而是李从嘉一路高歌凯旋,成了整个国家的皇帝,而且建国以来也是看谁不顺眼就打过去,导致给他养成了一副小霸王脾气,你惹我我就要打你。

  如今眼见这一次似乎只能对对方示威,李仲寓觉得十分憋屈。

  李从嘉摸着下巴说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而言之先看看国师会得到什么消息吧,杨业那里打扶南倒是不必停下,唔,如果他也能以战养战就好了。”

  以战养战是草原部落经常干的事情,中原国家就算打某个地方也不会破坏的太过,毕竟以后那里还是自己的地盘呢。

  李仲寓眉头紧锁的回去继续做功课,其实李从嘉还有一个想法没有跟任何人说,那就是如果实在抗不下去的话,就发行国债好了。

  只不过这东西他也只是了解一部分,怎么运行怎么维护,种种都需要专业人士来制定,李从嘉只能提出一个大概的意见,而不能过多去干涉,话说回来,让他去干涉他也……干涉不出什么来啊。

  而且国债的发行可能会影响到方方面面,所以李从嘉很谨慎。

  这个时候他就有些郁闷,如果释雪庭在就好了,有他在好歹能够商量一下,看这个主意靠不靠谱。

  虽然释雪庭也未必就懂这些,但是当局者迷,至少释雪庭能够从其他角度解读这件事情。

  不过,除了释雪庭他也不是找不到信任的人了,赵匡胤就是一个。

  历史上赵匡胤能够当上皇帝,本身能力就很不错了,这一世因为位置的关系可能让他的眼界有所不如,但到底是个能商量的人。

  并且赵匡胤的女儿是未来的太子妃,与李从嘉是天然同盟,谁盼着李从嘉坏事,他都不可能盼着。

  在这一点上李弘冀或许都不如他,毕竟如果李从嘉有点什么问题,李仲寓再扶不上去,那么李弘冀就是现成的继承人。

  就这样赵匡胤被抓壮丁到了李从嘉的书房,这地方他也不是没来过,来了也不陌生,坐下就问了句:“陛下,您打算什么时候让太子成亲啊?”

  李从嘉一口水差点没喷出来,你一个女方家长这么逼婚合适吗?矜持呢?你这么不要脸你女儿知道吗?

  目前来看显然是不知道的,不过他也比较理解赵匡胤的焦急,毕竟只要一天不成亲,赵家小娘子就不是正式太子妃,也代表着容易出变故。

  李从嘉心里默默算了一下说道:“回头我让户部去准备一下,太子成亲不同其他,总要盛大一些才好。”

  至于钱的问题,虽然他现在在发愁,然而那是国库缺钱,又不是他的私房钱缺,国家的钱和自己的钱李从嘉还是分的很清的,分不清就容易出问题,不是大臣把皇帝压制了,就是皇帝没有限制,挥霍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