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养猫日常第144节(1 / 2)





  她闻言便道:“一会儿晚饭后我去公共电话亭那边打个电话,直接跟他们说。”

  “还有这些。”她指指地上成堆的东西:“是柏乐买给小米还有你们的礼物,等会儿我分一分,再将小米他们那份给寄回去给他们。”

  这是时下再婚的规矩。

  有孩子的再婚男女双方初次相亲成功后,就会给对方子女买上一份礼物,这是在向对方表达以后会将其子女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疼爱的态度,同时也算是在讨好对方的子女,好让孩子们能接受新的继父/继母。

  即便暂时不能接受,也期望双方孩子们在收了礼物后,态度可以好一点。

  耿柏乐没孩子。

  红秀娟不需要给他的孩子买礼物,反而是她家,一堆的孩子,让人家很是破费了一番

  当时红秀娟还很不好意思,直言要不礼物就算了,心意到了也成。

  结果被耿柏乐义正言辞地挡回来,说:“我的心意就体现在这些礼物里,物质化的东西虽俗,但胜在实在。”

  这话话糙理不糙,红秀娟无话可说,干脆就由着他了。

  结果不知不觉,就买了这么一堆。

  第一百二十章 老式的话筒漏音很严重。……

  耿柏乐买礼物的时候参考了红秀娟的意见,买来的自然都是红秀娟的孩子们喜欢或者需要的东西。

  沈诚的是一支毛笔,配一套墨与砚台。

  宣纸没买到,因为集市上没人卖。

  不过说实话,能在这种乡下集市里买到这文房四宝里的三宝,还挺令人惊讶的,但也说明了民间当真藏龙卧虎。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人家老摊主自制的。

  耿柏乐当时是听红秀娟说沈诚会写毛笔字,偶尔有空也会练一练,以免手感生疏,所以才特意给买了这份礼物。

  给猫猫的就简单多了。

  直接就是一个木制小风车,完全是小孩子的玩具。

  猫猫拿过妈妈递给她的小风车,像只小青蛙似地鼓着脸颊,对着风车扇叶大力吹一口气,风车就呼啦啦地旋转起来,逗得猫猫咯咯直笑。

  很喜欢这份礼物。

  “喵喵喜欢这份礼物吗?”红秀娟明明都看见猫猫的表情里,还非要再问一下。

  “喜欢喵。”猫猫诚实地给出自己的答案。

  “喜欢就好。”

  红秀娟笑眯眯地,大儿子这关过了,接下来还有另外三个孩子的那一关呢。

  *

  为了方便思乡战士们能与家人们联系感情,军区内部审批通过了沈诚提交的修建公共电话亭的提案。

  并且行动力极为迅速地,在军区家属院与训练场地中间的位置,修建出了一排军绿色的电话亭。

  只要往里头塞钱,就可以打电话。

  打多少分钟交多少话费,都是按通信局规定的话费原价走,军区没有赚人差价的。

  毕竟电话亭是一种福利设施,不可能被染上盈利性质,不然就变味了。

  从电话亭出现后,每天都有不少人在那排队。

  除了远离家乡的军人们之外,也有一些与家人们分隔两地的家属会过来打电话。

  一排一共六个电话亭,每一个前头都排了不少人,红秀娟来得晚,只能慢慢排队。

  她站定在排在一号电话亭的人群最后面,对着不远处的儿子儿媳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走了。

  “你俩去散步吧,不用等我。”

  “那妈我们晚点再来找您。”沈诚对着母亲点点头,扶着大腹便便的妻子慢悠悠地去操场上散步。

  猫猫即便觉得挺着大肚子散步挺累的,还是乖乖跟着去。

  她已经被养成习惯了,现在晚饭过后,猫猫都会在沈诚或者红秀娟的陪同下,出门散散步,活动活动。

  这是因为耿医生特意叮嘱了,孕妇在孕期时,可以在身体的承受范围内,多活动活动,等到生产时会更好生一些。

  君不见那些个身体好的孕妇,甚至不需要医生护士多帮忙,自己就能将娃给生下来,有些速度快的,全程甚至不用超过半小时。

  简直能惊呆人眼球。

  溜溜哒哒,小夫妻俩走一圈回来,沈诚没什么感觉,猫猫倒是出了一身的细汗。

  沈诚拿着条干净的手绢给妻子细致地擦着满脑门子的汗,动作很温柔,惊呆了不少路过的战友们。

  平日里训练的时候,沈副团长有多凶煞恐怖谁都知道,没想到人家在面对妻子的时候,居然能这么温柔。

  这叫啥来着?

  “铁汉柔情?”一个带着浓重乡音的粗犷嗓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