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章(2 / 2)

  “胡来之后你就算打死他们又有什么用?”叶夫人又气又笑,摆了摆手,“罢了,跟你这武夫说这些简直是白费功夫,回头我去柳府一趟,问问那边的意思。”

  两位老人家并不是对叶浔的婚事不上心,一如叶世涛娶妻一样,他们是在等着柳家物色好人选过来商议,然后顺势点头。是自心里觉得,欠柳家的。

  当年叶家几次上门提亲,柳家才同意将掌上明珠柳氏许配给叶鹏程。年轻时的叶鹏程,混账程度胜过如今十倍。柳氏生下叶浔,还没出月子,叶鹏程便与外面杂七杂八的女子纠缠不清,甚至到了有女子闹着找上门来的地步。那时柳氏产后本就落下了病根,再加上这些乱七八糟的恶心事急怒攻心,迅速香消玉殒。

  柳阁老为此已是震怒,到后来,叶鹏程只为柳氏守了六个月就续弦,惹得柳阁老对他已是厌恶至极。叶鹏程几年来在仕途上全无作为,全赖柳阁老时不时地设个圈套使个绊子——成为内阁首辅之前,柳阁老是吏部尚书,不论现在还是以前,要收拾叶鹏程都是易如反掌。

  柳阁老之所以没对叶鹏程下狠手,一是看在外孙、外孙女的情面上,二是看在与景国公是多年盟友的情分上。

  景国公与叶夫人对这些心知肚明,这才与柳家达成了无言的默契:两个孩子的婚事,以柳家的意见为重。

  两人不约而同想到了这些,相视苦笑,良久无言。自责没有任何用处,况且在同样的成长环境下,长子是这个德行,如今远在外地任职的次子却是品行高洁,也只能说是人各有命,天性不同。除此之外,想不出别的解释宽慰自己。

  叶浔向裴奕详尽的说了祖父平日的饮食,询问他可有不妥之处。也是没法子,祖父搭起了台子,她只能跟着跑龙套把戏唱全。

  裴奕笑容中有着赞许,“并无不妥之处,日后隔几日做一道安神宁心的菜肴即可。大小姐深谙食疗之道,看来的确是得了柳阁老的真传。”

  “嗯。”叶浔点一点头,顺势问道,“听闻外祖父也识得你,因何而起?”

  裴奕言简意赅:“相识是机缘巧合,来往则是因趣味相投。”

  “是怎样的机缘巧合呢?”叶浔笑笑地看着他,“只是因你医术精湛,外祖父怕是无缘结识。”太医才是公认的医术精湛,民间大夫除非名气大的出奇,否则鲜少有官宦相请。

  裴奕温缓一笑,“说来话长。”

  叶浔无奈。

  裴奕没来由地有些不忍心,破例安抚地一笑,“我不便道出。”又有意将氛围调节的轻松一些,“柳阁老说我是他的远房亲戚,论起来,你要唤我一声表哥。”

  叶浔不由得笑起来,“是么?下次我去外祖父家,顺道问问他。”她与他之间,哪儿有什么表哥表妹的渊源,前世曾问过外祖母的,老人家就说你外祖父怎么说你就怎么听,别较真儿。如今想来,不过是外祖父给了他一个方便在柳府行走的幌子。

  “你的长辈平日——”裴奕瞥一眼室内的丫鬟,语声转低,“经常如此么?”

  “那倒没有。”叶浔笑道,“这种事很少见,偏偏这两次都让你赶上了。”

  “我这是走运还是不走运?”裴奕似笑非笑地深凝了她一眼。

  对上他似被星光浸染的眸子,再细看他容颜,叶浔不由暗暗叹息:唉,真的是太好看了。她与叶沛的看法一致,认为他比哥哥还要好看。

  换在前世,她对样貌极佳的男子总是心生戒备,不熟的时候,甚至是有些抵触的。她这样的家境,让她一度形成了一种固执的认知:越是样貌出众的男子,越是容易招蜂引蝶,稍不注意,品行就会变得放荡恶劣。前世用去太久,才能确定他的心迹,看清他与任何人不同。

  她迅速敛起心绪,报以一笑,没说话。转到书案前,取过纸笔,写出几道药膳的名称。

  裴奕转到书案对面,又问:“国公爷倒也罢了,别人是何用意,你可清楚?”

  叶浔含糊其辞:“我应该清楚么?”

  裴奕没搭话,只是笑微微地看着她写在纸上的字。

  氛围安宁,时间变得平和悠长。

  叶浔放下笔,让他过目:“据我所知,这几道菜肴具安神宁心的效用,每隔几日我就给外祖父做一道,你看行不行?”

  纸上写的是天麻蒸鸡蛋、首乌炒肝心、百合玉竹粥之类的膳食,字迹清逸秀丽,裴奕颔首微笑,“自然可行。”说着话站起身来。

  “多谢。”她轻声道,是谢他方才善意的提醒。

  裴奕却道:“不必,我保不齐会顺势为之。”

  “……”叶浔定定地看着他。那怎么行?!那样一来,他不就是与彭氏同流合污的人了?

  裴奕眼神促狭。

  原来上当了。叶浔懊恼的垂了眼睑。

  裴奕轻轻地笑起来,转而命丫鬟去通禀景国公,他该告辞了。

  景国公回来,爽朗的笑着,亲自送裴奕到了院门外,这才返回室内。

  叶浔回到自己的锦云轩,去了小厨房,给祖父祖母做菜。正忙着,半夏进来通禀:“裴公子身边的书童来了,执意要见您。”

  叶浔转到院中相见。

  那名书童不过八九岁的样子,先递给半夏一个荷包,这才对叶浔道:“这是府上大奶奶给我家少爷的诊金,我家少爷觉着这二百两的银票未免太多了,当面却是无从推脱,便命小的来交给大小姐,请您酌情处理。”

  叶浔思忖片刻,“你能不能跟半夏去国公爷房里一趟,跟他老人家说明此事?”

  书童漾出憨厚的笑容,“成啊,我家公子说见到您就听您差遣。”

  半夏带着书童去了光霁堂,传话之后,不便跟进去观望,也就无从知晓景国公与叶夫人的反应。只是书童走后,景国公命丫鬟将那二百两银子给了叶浔,说是赏她的。

  叶浔要的不过是祖父祖母心里有数,白得了一笔银子就是意外之喜了。对于一个待字闺中的人,二百两可不是小数目。午间陪着祖父祖母用饭的时候,两位老人家一如以往,也没提这件事。

  到了下午,彭氏有些忙,还让叶浔跟着她一起忙——她两个拐十八道弯才能论得上亲戚的人带着自家的儿子过来了,执意要让叶浔见见那两位所谓的表哥。

  一个是忠勤伯府的庶长子,十四岁了,是个圆滚滚的小胖子,笑起来眼睛就不见了。

  一个是新宁伯府的次子,人长得中规中矩,只是自幼患有足疾,走路时一瘸一拐的。

  叶浔有点儿懵,也很沮丧,两世为人了,今日还是不能确定彭氏的用意。

  ☆、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