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紧张3(二合一)(1 / 2)





  手术季的说法挺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难道人们生病还会避开节假日、共同选择某个时间段吗?可现实生活还真的就是这样的。

  双节后的创伤外科由直肠癌拉开了手术的序幕,然后跟着就是食管癌,以及正在做术前检查的各种癌症。6号早晨听护士交班,有一种进了肿瘤外科的感觉。幸好上一个24小时还有脑出血、阑尾炎以及肠梗阻等患者, 才让医护们的错觉没变成现实。

  紧张起来的创伤外科,让张正杰在6号早会就把下周的六个工作日安排了五天的择期手术。但数一数单4、5、6这三个晚上,每晚的夜班就没少了两台急诊手术。这些急诊手术凑热闹地一般挤了上来, 立即就让创伤外科的空余床位减少了,也使得护士们的工作量急剧增加。

  大手术患者和急诊术后的患者开始增多,让护士长在欣喜收入要增加之余,也开始为护士的小夜班、早班的休息之事烦心。她跟在张正杰的身后进了主任办公室, 坐在陈文强从来不肯坐的位置磨叨张正杰, 让他把主任办公室让出来,给小夜班和早班的护士做临时休息的地方。

  “主任,你别舍不得, 现在科里人手这么紧张, 多两个护士在科里休息,万一实在不够人用了,也能抓她们顶会儿班的, 你说是不是?”

  张正杰是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好好看书的,为此不惜放弃了手术。可护士长不达目的不肯离开的磨叨架势, 让他不得不认真考虑这项提议的益处。唉, 反正躲在主任办公室也看不了书, 他只好向护士长投降让出主任办公室, 改去琢磨怎么利用值班室看书。

  值班室也不错——那仨老头除非睡觉、都不喜欢到值班室来,李敏白天基本不进值班室,甚至夜班都不愿意到值班室睡觉。至于他那一个治疗小组的另外仨主治医,今天上午要一起去做一个前列腺癌的择期手术。

  张正杰要求把值班室的床头柜挪出去,将他和陈院长的办公桌搬进了值班室,这么样的调整,让值班室变得与众不同。

  护士长撇撇嘴,招呼护理员和卫生员按着主任的意思去摆放。管你怎么摆,护士休息的地方有了就好。

  李主任看着在主任办公室和值班室来回忙碌着抬桌椅的那些人,笑着对陈文强说:“你这个考试啊,最好每年来一次。用上个三五年,咱们省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能不能上一个台阶先不说,但是理论水平肯定会大幅度地提高了。”

  “那是自然了。”陈文强得到这样的肯定,暗自为自己提出的苛刻考试计划得意。

  “小李忙完了没有?”梁主任招呼在病历车上翻找的李敏。

  “忙完了。我找护士确认术前用药,就可以带患者过去啦。”李敏答应一声,抱着病历疾走如飞。

  “好嘞。老陈,你真不去?”

  “不去。你们仨去吧,我看家。咱们组的术后患者多。”

  “那行,我和李主任就去手术室了。”

  “去吧,去吧。”陈文强等办公室只剩他一个人了,就把李敏交给他的那例室管膜瘤的病例总结报告从抽屉里找出来,走到窗边认真地读起来。

  他没想到李敏今早就能把初稿交出来,但他仔细地看了一遍后,发现只有极个别的地方做个简单的修改就可以投稿了。于是他掏出红笔认真地改起来。

  而李敏之所以能这么快地交上初稿,源于她随身携带的便签本和工作笔记——那上面关于这个患儿的事情,记录得比病历还详尽。这个患儿在手术前,李主任、梁主任、儿科吴主任以及胡主任,都有针对该患儿ct片和病情的讨论、分析。当然初稿上陈文强的会诊分析、以及后来他对这个患儿做术后查房时,他对李敏的那些指点等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陈文强越看越满意,然后他对护士长交代一声去院办了。他带着患儿的x光片子、还有术前术后的ct片,去找院办的打字员,看着她将这份修改后的初稿打印出来,自己将几份片子复印了、且在其上用红笔将重要位置圈住了做了注释,然后才满意地去医务科登记、盖章,装入带有医院名称的信封,直接发给神经外科杂志。

  他相信自己这些补充,加上这份病例报告术前的详尽分析、术后有效治疗的记录,能够让这篇文章顺利得以刊登。

  *

  手术室里,李主任站在主刀的位置,信心满满地稳妥向前推进食管癌的手术进程;梁主任作为助手的配合让李主任如虎添翼;至于李敏终于站回了她该站的位置——拉钩。其实拉钩也用不到她,从自动拉钩撑开第六肋间的弧形切口、切开胸膜后,她就插不上手、改为参观手术了。

  胸科手术真的让个子矮的人真伤不起啊。手术间最高的踏脚凳被李主任站了,她从隔壁搬来的那个被梁主任站了,两个次高的踏脚凳摞在一起,她还只能顺着摆放——算了,远远地看着吧。真要把踏脚凳踩翻了、扑到手术台上,那会闯出大祸的。

  开胸呢。

  《外科学》的教材上只有对食管癌只有简单的三页介绍,是图文并茂、也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对具体的外科手术治疗,那就真是一言带过,吝啬得只给了四行字。

  而梁主任还笑着怂恿李主任:“你看咱倆在这忙乎的够呛,咱们李大夫却看的发闷,不如让她给你讲讲食管癌的发病原因吧。”

  “好啊。小李,给我念叨念叨。反正年底你也得参加考试的。先来病因分布、病理分型吧。”

  李敏只好老实地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国食管癌因地区的不同发病原因也不同。总的来说男子发病率高于女性,北方多与南方,常见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流行病学调查北方发病率约在7/10万,与热食、饮酒、吃酸菜、进食快有关。

  河南省有一县的发病率最高在67-130/10万之间,是与饮食中酸菜感染霉菌有关。太行山的发病率偏高,与土壤和饮水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钼缺乏有关。”

  “记的不错。病理呢?”

  “根据细胞学分为鳞癌和腺癌。

  根据形态分四型。髓质型,癌肿浸润食管壁各层及全周,食管肥厚,恶性度高,手术预后不好。但此型发病率占一半以上。第二种是缩窄型,癌肿环形生长,故早期就会出现食管缩窄、吞咽困难的临床症状,因此患者就医早、术后疗效也好。第三种蕈伞型,向食管腔内生长,也会早起出现梗阻症状。此型发病率在5%-10%。最后一种是溃疡型,发病率在5%左右,肿瘤是向肌层生长,出现梗阻吞咽困难症状比较晚、且症状也偏轻。一旦就医多数已经是中晚期甚至晚期了。”

  “咱们这例呢?”

  “咱们这例胃镜报告显示是溃疡型。但是不知道癌肿是否有浸蚀透食管全层。”

  “预后你觉得会怎么样?”

  “不怎么样。”李敏答了以后觉得有些不好,忙补充道:“这患者虽然查体没发现有淋巴转移,b超没发现肝脏变化,但是根据胃镜检查报告,肌层基本被穿透,癌肿发生在中下段,很可能有腹腔转移。但也有好处,癌肿发生的部位比较低,可以完全切除。”

  “听到没,老李,小李不仅安慰你这癌肿好切除,还提醒你小心腹腔转移呢。”

  “所以我选择了左胸径路啊。既好切癌肿也好扫清淋巴结,游离胃也方便。小李,左胸径路还有什么好处?”

  “手术需要的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低。”

  李主任和梁主任俩人合作默契,上到主动脉弓、下到贲门的食管很快游离出来了。然后剪开膈肌、探查腹腔、游离胃、贲门、断离食管、最后吻合。

  “咱们省院真得买吻合器了。靠咱倆这么一针一线的也太慢了。”

  周主任也跟着赞同梁主任的意见。“是该买了,你们早一刻钟完成手术,麻醉这面的压力也小一点儿。”

  “你得说对患者更有利一些。”

  周主任点头同意:“老李你提申请呗,我看陈文强驳谁的也不会驳你的。”

  “钱呢?你俩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就因为我知道他不会驳我的申请,那我就更不能轻易提要求的。你俩知道不?”

  *

  舒院长头疼地看着陈文强,“你知道我轻易不会驳了你的。”

  “是啊。”陈文强很理所当然地点头。“老李入狱的那事儿,咱们眯着良心眼子都推到那十年的浩劫上了,这也就算了。但是他家那四个孩子从小到大可没少吃苦头,读书都被耽误了。前年、去年我就动员他先把老大弄进来,他说什么也不肯,反而和我说孩子的初中文化课还没上完,没有初中毕业文凭什么的。

  这死脑瓜骨的犟劲。

  制剂室搬输液瓶要什么初中毕业的,小学毕业就足够了。可你知道他这人,真的是认真地在遵守院里的规定,托人弄景地把俩二十多的儿子插班进初中补习啊。

  唉,我都替他的想不开发愁。

  他家老大今年快二十七八岁了,老二小了老大两岁多,都没对象呢。那些年小哥俩一起捡破烂、帮着养弟弟妹妹。他78年出来恢复工作了,但他一个人的工资也养不了六口人,两个大孩子仍在外面打零工。他能把两孩子都教导好、回去学校通过初中毕业考试,唉!他和孩子这些年付出的心血、承受的压力啊。”

  舒院长的言外之意是要他别轻易提申请的,没想到惹出陈文强这一串话来。他皱着眉头敲着手底下的报告,沉吟了好一会儿还得想办法给陈文强“擦屁股”、同时还要给他讲道理。

  “我理解你对李主任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想法。但你想把老李的三个孩子一起弄进制剂室的安排,我跟你说真的要仔细考虑的。你看这样好不好,我那个指标一直没用,这次就用我那个给老李进一个孩子到省院。”

  陈文强立即笑起来,两手一拍道:“那太好了。”

  “照顾安排省院职工子女工作、尤其是进制剂室的指标,那必须得是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且子女在25岁以下才可以的。这是硬标准。所以,老李那仨儿子,只有在25岁以下的那个才能进制剂室,超龄的那两个去后勤另外安排。”

  陈文强立即就不干了:“后勤也就制剂室的奖金高。维修什么的都是挣基本工资,没多少奖金好拿的。”

  “医院这规定是对所有人的,你我都得按规定执行。我说你别不把规定当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