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新楼2(1 / 2)





  集资楼的消息一出,上班的医护人员就全散心了, 谁都没了心思继续工作。

  护士长道:“你们没晋护师的就不用想了, 咱们省院这三、四年分来的本科生, 他们都是初级职称。还没有分到楼房呢。小姜, 还有小陈、小吴你们几个结婚的护士, 能不能申请上, 我建议你们试试, 住在医院这边, 也省得上下班折腾。”

  小姜就说:“护士长, 你给我报上吧。省院这边的学区好,咱们医院是不是五一前就分房号啊?孩子可要过了五一就报名了。”

  “那肯定了,肯定要分了房号才能交钱。小姜, 你报多大的?”

  “二室一厅的。也没差多少钱,能给孩子自己一个屋。你给我报3楼、5楼那个价的。”

  “哎呀, 姜姐不回家商量一下啊?”

  “商量什么!咱们科奖金高,我挣得比他多,自然我说了算。”

  护士们静默了一会儿, 然后立即叽叽喳喳地又说笑起来。

  “对噢, 我们将来也可以买集资房啊。”

  “那你可得攒钱了,起码五年不能买新衣服了。”

  “我也想买个一室一厅。先跟我爸妈借点儿,好过住在八人间里挤。”

  “别捣乱,你现在是护士没资格。”

  “我怎么就没资格了?”

  “你不到晚婚年龄、也没结婚, 除非够资格的人有不要集资楼, 有剩余的了。”

  护士长一句话说得好几个小护士脸色转暗。

  “李大夫, 你报不报名?”护士长喊李敏。

  “报啊。就和姜姐一样的吧。”

  “哎呦,李大夫你就好了,你可以报名集资楼。”羡慕嫉妒围上李敏。

  “羡慕李大夫干什么?她都超过晚婚年龄了。再说人家读的医大,你们读的卫校。不想想人家吃了多少苦。”

  *

  李敏把手里的事情都忙完,便去找护士长。

  “护士长,往年分房的评分标准你这里有吗?”

  “有,你等我找给你啊。其实你挺划算的,一样是25岁的,读本科就比读医专和卫校的基础分高。”

  李敏翻着手里的那几页纸说:“这不是还有工龄这栏制约吗?一年工龄算一分,初中15岁毕业,上3年或4年卫校,到25岁算工龄,”

  “还是比你现在少了一分,你还没到25呢。看这,党员有加分,先进工作者,竞赛获奖都有加分。”

  小姜也凑过来,和李敏一起边看边算。

  “护士长,年前李大夫那个第一算不算竞赛啊?”

  “当然算了。”

  “那她就和我一样多的分了。你们大夫真划算啊,护士就没有考试。”

  “你可别羡慕那考试了。内外妇儿多少大夫参加啊。咱们主任连手术都放弃仨月还没得着第一呢。是不,主任?”护士长调侃张正杰,她觉得张正杰这么拼考试,也有点儿太过份了。

  “护士长说的对。别说全院护士都去考试,在咱们科你能考第一不?我看看小李能加多少分啊。”

  小姜在一边说:“你不用算了,我都工作十来年了,她和我分数一样。肯定不会分到把北山的房子。”

  小吴就说:“护士长,我想要1楼或7楼把北山的一室一厅,会多少钱?”她分数低,选择没人要的一楼、还是把北山的房子,能保证她买到集资房。

  “也就8千块吧。你还是选两室一厅吧,孩子大了有个单独房间多好。依着咱们科的奖金,也要不了几年。”

  “我倒是想孩子自己有个屋呢。那我婆婆还不得把大伯子、小姑子的孩子都带到我们家住啊。”

  谁都知道小吴的婆婆为了拉拔大儿子和老闺女,与小吴的关系不那么融洽,为了学区,她婆婆还真能把孩子都带过来。

  “把北山墙也不错,暖气总管是从北山墙上去的。一楼没阳台,但是一楼有个小仓房。”

  “那更好了。我就要一楼把北山的那间吧。省得他们把阳台改成厨房,在厨房住人了。”

  “可你家现在孩子小没问题,等孩子大了,自己没单独房间就不方便了。”

  “起码十年内我方便了。别人住筒子楼,大人孩子一个屋都住了十几年,到时候我闺女上高中就可以住校了。”

  小吴把事情想的这么周全了,谁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

  王大夫把晚上吃火锅要准备的东西都送回家,回来就发现科室里在议论集资房的事儿。

  刘大夫同情地看着他,安慰他道:“大王,你可想开点儿。”前天晚上还为他搬回到主治医师楼高兴呢,转眼就变成了这样子。思及王大夫说这些年的所有都交给了杨卫华,忍不住为王大夫扼腕叫屈。

  “我没什么的。现在这301也是我从新房子住起来的。她就是再买房子,也是给我儿子留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