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夏夜1(捉虫)(2 / 2)

  “不是,我明天值夜班。”李敏开门进去,将想与她多说几句的实习生们关在门外。自己得抓紧去做专业课和专业基础科的副卷。

  考研的卷子比期末考试难多了,尤其是注重实践经验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这两份卷子。李敏越做卷子越感到庆幸,亏得自己不是一年半前的水平了,不然想从本科直升研究生,遇上这样的考题,肯定是考不过在临床摸爬滚打了两年以上的专科大夫们。

  在闷得不透风的值班室里做完了一套专业课的副卷后,她捞过左手边的大纱布擦汗,然后站起来伸胳膊踢腿地开始活动。做了几组简单的扩胸、转体、弯腰的运动后,她站去窗口那儿,一边做踮脚提臀的动作一边往外看。

  窗外的热浪比起中午略弱了一些,深邃的夜空里不见几颗星星。虽然在北面的值班室看不到月亮,但只从无云的空中去揣测,明天还会是热浪滚滚的30°以上的天气。

  喝点儿水、再去趟厕所,李敏回来又坐到办公桌前。她翻捡出今年专业基础的副卷。等她先从头到尾审题一遍后发现,这张卷在脑ct图像方面的题目比去年那套增加了5分,还增加了一道磁共振mri方面的考题,也是5分。在前两年的专业卷子上只有头部的x光而没有脑ct问题,更别提mri了。

  果然是招收临床方向的在职研究生,考题实打实地紧贴临床动态、以临床实践为主。

  她有去年十一买回来的、然后认真看过的那几本书为基础。像《神经外科手术径路》这本书对专业课的帮助很大;而《神经外科解剖学》、《磁共振成像原理附病例解析》以及《ct 影像解剖学 》、《ct影像诊断指南》,则对专业基础和专业课都有帮助。十个月的辛苦,在她把ct和mri方面的考题都做对时,让她看到了回报。

  这半年连续两次的外科学和局解的考试,对李敏的帮助也很大。不说半年才举行的研究生考试,就是现在去考试,李敏也自信能取得这个专业考试的及格成绩。但是要更好的成绩嘛,还得向临床要分。

  几个出错的地方,都属于纸上谈兵的同类问题。这些错处的产生,要是在临床上遇到的时候,陈文强会告诉自己该怎么去做;但没遇到过的事情,自己也不知道该去问什么;只有看着考题的答案,再逆向推出自己错在哪里了。

  事倍功半。

  怪不得人都说想考谁的临床研究生,就最好跟在谁身边学习一年呢。这个“学习”指的是先去目标导师身边进修。

  做完两套卷子了,李敏把专业课的卷纸都收起来。看看时间,翻出了政治白皮书。这是人大自编的考研辅导材料,据说被每年的考研学生奉为金科玉律。曾有人说:把这本书背下来,不算时事的部分,政治也能够60分。

  这书是李敏写信给穆杰的哥哥说了自己有机会考研、然后这本宝贝的白皮书,很快就从京城加急邮了过来。

  李敏去厕所用凉水洗脸洗脖子。天热得凉水都变温乎了,但多少能赶走一点暑热。

  回去继续背书!

  *

  11层的护士办公室里,值班护士听了电话就喊:“王大夫,杨姐电话,说你家小志不见了。”

  才下手术的王大夫立即从里间窜出来听电话。听了一会儿,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几乎是对着话筒在咆哮。

  “你说什么?晚饭的时候小志就不见了?”

  ……

  “今天是周一,他知道我值夜班的。”

  ……

  “那你,”王大夫气结,他掐了自己一把,深呼吸几次后才把语气放缓和了一点儿。“这样吧,我回家看看,看看他是不是过来。”

  ……

  “我这值夜班呢。就是找到小志,也没法给你送过去。我离开一会儿可以,这都九点多了,我上哪里找人替班啊。”王大夫的白大褂后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浸湿了,显出了里面跨栏背心的轮廓。

  ……

  “你又不是不知道,外科重新排班后,替班得是和我一个专业的主治医。先这么地吧。我要是这边找到或者找不到他,我都会立即给你打电话的。”

  王大夫撂下电话整个人的气息就是生人勿近。他很焦虑地值班护士方姐说:“那个方姐,杨卫华打电话说孩子不见,怀疑小志自己跑过来了,我得回家去看看。要是科里有什么事儿,你帮我照应点儿,找普外或者骨科的值班大夫帮帮忙,我一会儿就回来。”

  “行啊,你赶紧去吧。找到了就带过来,现在科里住的地方多。”

  “好好,谢谢你。”

  王大夫匆匆跑出电梯往家属楼区域连跑带走地急赶。近圆的月亮没有任何遮拦地在他的头顶从东向西移动。家家户户都开着窗,窗里飘出的电视声音基本都是一样的。路上不时遇到在外边溜达乘凉的人,众人见了要飞跑起来的王大夫,差异之下没人去拦住他、问他急什么。

  谁都知道他才得了一个算是早产的女儿,长得下颌骨挺像他的。在他这个年龄组里,全院有三个孩子的人,他是唯一的了。

  羡慕不?没谁会羡慕他。后娶的媳妇儿除了脸蛋儿,哪儿都不如前妻。尤其是他这个女儿的出生,让很多人都暗暗开始猜想:王大夫究竟是什么时候与后娶这个好上的?是在那个患者跳楼前吗?杨卫华到底知道不知道呢?

  王大夫还不知道自己再次成为了全院的焦点。

  他三步两步地往家里楼上跑,呼哧带喘地还不忘出声喊:“小志,小志。”他心里唯一的期盼就是希望儿子能回来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