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问心21(2 / 2)


  “谢谢你啊,老石。又给你添麻烦了。”杨大夫气得一直攥拳呢。要是儿子在跟前,他就能把儿子拽过来打一顿。但他气归气,还是不能怪石主任在没跟自己说之前、就把事情捅给了梁主任。

  毕竟梁主任已经表态该怎么带他怎么带了。毕竟石主任已经答应以后要人到胸外科了。

  “你不用和我客气。小宇是我到省院带的第一个学生。他上进、以后有出息,与我也是光彩事儿。我还盼着他能学陈院长呢。”

  陈文强对李主任,那是省院所有取得带教资格者的向往。若是有这样的一个学生,有没有儿子也没什么所谓了。

  杨大夫到此时只能顺着石主任的话,说一些自己也希望杨宇能学陈文强之类的了。

  等夜里睡觉的时候,杨大夫憋不住就把这事儿对妻子罗主任叨叨了一遍。他真的很生气的。

  “罗英,你说小宇是不是傻?这亲事有什么不好的。他怎么就自作主张、都不跟我说一声呢!”

  “或许因为小宇是男孩子还没开窍吧。你要不去说,俩人慢慢处久了,或许就处出来情份了。可好好的,你怎么想起来跟小宇说那些话儿了?”

  这一句,又引出来杨大夫一串的话。“是大王跟我说的。他看着小宇跟李家闺女处得不近乎。”

  罗主任听明白始末,幽幽地说了几句令杨大夫目瞪口呆的话:“像我这样后来省院的人,都知道王大志那人喜欢打着为别人好的旗号挖坑,而且他常常还能让掉坑里的人感谢他。你说你今天这事儿,会不会是掉坑里了啊?”

  *

  杨大夫是不是认为自己掉王大夫的坑里了,暂时还不知道。但此时王大夫的儿子,却不知不觉地走向继父的慈祥怀抱了。

  昨晚,老孙和杨卫华把孩子接过去以后,一路上三人沉默地回到了新居。可进了小区了,小志却坐在车上不想下去。他拽着书包带说:“我要去我姥姥家。”

  “小志,你怕改姓孙?你放心,这房子是在你妈妈的名下,你是到你妈妈家住,不需要改姓的。”

  “真的?”

  “我这么大的人,我骗你做什么。这房子离医大进,走路也就十来分钟,你妈妈上学方便。下来吧,明天你要是能早起,咱们去医大校园走走。”

  小志半信半疑地下了车。

  “这是你的房间。你看看缺什么跟你妈妈要。”老孙交代一句,便去书房继续工作,带回来的活儿还没干完呢。

  半小时后,他出来了。却见小志嘴里叼着笔在发愁,就问他道:“不会做了?”

  “嗯。”小志不好意思。

  “你妈妈呢?”

  “我妈洗澡去了,她让我自己先想。”

  “来,我看看是什么难住了我们聪明的小志。”老孙在小志边上坐下来。拿过小志的本子一看,是作文。可本子上只有一个标题:“记一件有意义的小事。”

  “要写多少字?”

  “400到500字的记叙文。”

  老孙因为之前带女儿的缘故,对孩子的功课不是一无所知。见状就问:“什么事儿是有意义的知道不?”

  小志摇头。

  “咱们找找啊。雷锋知道吧?”

  “嗯。知道。”

  “雷锋穿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省下钱支援国家建设,这是有意义的事儿。”

  “那该怎么写?”

  老孙没回答他,接着说:“比如,你妈妈给患者治好了眼睛,让患者重见光明,这也是有意义的事儿。”

  ?

  “这事医院存在的意义,解除病人的苦痛。不然要医院做什么。”

  “可是得怎么写?”小志还是觉得自己无法下笔。

  老孙失笑,这孩子,怎么就等着吃现成的呢。

  “咱们再找你身边的有意义的小事。小同学磕倒了,你帮着扶起来,这是小事儿,但意义有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爱幼,体现了同学间的互帮互助。懂没懂?”

  “懂了。”

  “按着记叙文的六要素写。六要素记得吗?”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束。”小志回话时,已经迫不及待动笔开始写了。

  这中间杨卫华从屋里出来,见老孙在给儿子辅导功课,便悄悄退了回去。而小志在知道写什么了,不说下笔有神,也顺利地写完了作文。

  “孙叔,我就写了一个你才说的扶一年级小孩。嗯,瞎编的。”小志的声音很小。

  “写完就去睡觉。这都快十一点了。”

  “嗯。”小志收拾书包,往关着房门的屋子里看。

  “还有事儿吗?”

  “我今天只上了语文课,就回来去送宝珠。不知道算数作业。嗯,嗯。孙叔,你能不能帮我写个纸条,我明天要交给老师的。”

  “行啊。”老孙答应下来:“你先去洗脸漱口。等你回来我就写好了。”

  老孙回书房,拿了一张公文纸,认真地写上抬头:关于杨毅同学没做算数作业的情况说明。笔力遒劲,字字大气凝重。半页纸写完,在最后的落款上,他写明身份:继父孙科,还留下了办公室的名称和联系电话。

  等小志洗漱出来,老孙拿着那情况说明和一个信封,坐在桌子边等他呢。

  “小志,你看看这个可以吗?”

  小男孩像模像样地看了一遍,点头说:“可以了,谢谢孙叔。”

  “你们算数老师姓什么?”老孙要过那张纸,对折再对折后塞进信封。

  “姓马。上学期换的。要装信封吗?我们同学都是随便从作业本上撕一张纸写的。”

  老孙笑笑,在信封上认真写上“马老师亲启”。三个大字两个小字。然后把信封递给小志,让他收好。耐心地给他解释道:“自然要装信封了。这体现了我们做家长的对老师的尊重。敬人者人恒敬之。”

  小志对这句话是懂非懂。

  老孙扑棱一下他的头发说:“明早送你上学的路上给你讲。现在去睡觉。小孩子睡晚了,影响长个。你看我就是小时候睡少了,长大就没有你爸爸和你舅舅长得高。”

  小志走到房间门口,又回过头很真诚地说:“谢谢你,孙叔。”

  *

  今天晚饭后,杨卫华将小志留给了老孙看着,因为她晚上还有三个小时的课。

  “小志,你跟叔叔在家,你好好写作业。今晚写完了,明天就不用再写了。”

  “好。”

  “在家听你叔叔的话。”当娘的不放心,免不了要多叮嘱两句。

  “嗯。”

  杨卫华见儿子答应的挺好,就背着书包准备走出家门了。在上了一天课之后,再来三个小时,她已经没有更多的精神分给儿子和老孙了。

  同样是在职研究生,快四十岁的人怎么也比不过那些不到三十岁人的精力。而且医大这课程设计的,完全是按照十八岁的高三学生来的!

  老孙知道杨卫华每个周末的学习结束,都跟上过了刑场一样。他便说:“卫华,我和小志晚上去接你。省得道黑你害怕。”

  这话极大地安慰了杨卫华,让她感受到了老孙无声的支持和关怀。上课的教室就在医大的南门,放学从医大校园穿过到北门,只隔了一条马路就进了小区,何来的害怕呢。

  但是老孙带着儿子去接,令她心里的喜悦就立即展现在脸上了。她发自内心地回应老孙一个笑脸,这笑是与她年龄不相符的甜美和幸福,以至让看惯她皱眉的小志很吃惊。他突兀地说了一句:“妈,你笑起来真好看。”

  儿子突如其来的赞美,让杨卫华猝不及防,她的脸瞬时涌满了红晕,她朝儿子轻嗔了一句:“好好写作业。”便在老孙和小志都惊艳的目光里,逃一般地出了家门。

  小志不理解自己亲妈的逃跑行为,边从书包里翻作业本出来,边对老孙说:“我爸夸阿姨好看,阿姨就美滋滋的,才不会像我妈这样跑了。其实我妈笑起来,我觉得比阿姨好看多了。”

  老孙点头,赞道:“是。我们小志是最有眼光的。来,你写作业,我处理公务。遇到叫不准的地方,我们俩一起商量。”

  “好。”

  ※※※※※※※※※※※※※※※※※※※※

  补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