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羡慕1(2 / 2)

  陈文强就说:“大热天的,咱们喝点啤酒算了。小刘、小李,你们喝什么饮料?”

  老板立即抢答道:“有鲜榨的玉米汁,正当季的,挺不错的。”

  刘主任就说:“那就喝这个了。”

  等老板走了,陪客的年轻人问赵主任:“赵叔,要不喝点白酒吧。陈院长,我去问问有没有五粮液、西凤什么的。陈院长,你喜欢哪种?”

  赵主任按住他说:“陈院长跟我不是外人,他说喝扎啤就扎啤了。”

  周主任在陈文强点头后,调侃道:“老陈,你什么时候是老赵的内人了?”

  “扯什么犊子呢,老周。扎啤还没到嘴里,你怎么就醉了啊。”然后,陈文强又对张罗要白酒的那人说:“我今晚夜班,喝醉了也没所谓。但他们这些人下午都得上班,带了酒气去工作岗位,就是没出事儿,影响也不好的。你别客气,咱们就喝点啤酒消暑算了。”

  周主任也说:“就喝扎啤了。这天儿这么热的,喝点儿凉的也舒服。亏得这屋今年装了空调。不然咱们这么多人,得惹出痱子来。”

  “那是被隔壁那五湖竞争挤兑的。隔壁今年先装了空调。这好几年了,四海酒家来来回回还是那些老菜老味道,不见老板与时共进,改改菜谱。哪些菜我闭着眼睛都能背下来了。”徐丽笑嘻嘻地说话,但内容就不那么友好了。

  赵主任哈哈一笑说:“小姑娘啊,你这就是没理解我们这些老不死的了。只要各科主任还是我们这些老人,这家菜馆的老菜老味道就绝对受欢迎。是不是啊,老陈、老周?”

  陈文强点点头。

  周主任就说:“咱们那时刚毕业,食堂就是他掌厨,一直吃到各人结婚成家。但那时候谁会做什么硬菜啊,一个月最多就一斤肉票,还不是拎着肉跑去食堂找曹师傅帮忙。”

  “老曹那时候还挺够意思的。收个加工费,却还要搭上油盐酱醋,但是从来没有趁机吃几筷子。”

  “就那么一斤肉,炼油之后还能剩多少了?他要上筷子,别人就没肉吃了。”

  陈文强、赵主任和周主任缅怀起他们年轻的时候。三人越说越感慨。万千话语里蕴含的深厚情感,都是对逝去的那些青春岁月的美好怀念。

  刘主任就对隔着的徐丽说:“他们来这儿吃的不是菜,吃的是青春的回忆。是不是啊,赵主任?”

  赵主任一拍桌子笑道:“小刘就是聪明。”

  周主任感慨道:“等咱们这些老的退下去,这四海酒家就不好说了。”

  冯姐却说:“我刚参加工作时,也是曹师傅掌厨。但他那时候可不是好说话的人。小刘你呢?”

  “我没找他做过菜。我才上班没多久,他就退休了。然后就开了这家饭店。噢,咱们刚才点了一大堆菜,师妹有什么菜味不喜欢的没?”

  赵主任便道:“哎呀,看我这老糊涂的。老陈,你刚才怎么不提醒我一声。小李,你什么都不说可是跟我见外啦。”

  李敏笑着说:“我没有什么味道要回避的。我吃什么都可以。真的,赵主任,我现在没什么反应的。”李敏左边是刘主任,右边是徐丽。

  徐丽就笑着戳穿李敏:“今天是陈院长来了,不然李主任肯定会拿她妊娠反应说事儿,不出来吃饭的。从去年十一往这么地,你就没跟我们出来吃饭了。”

  “看你说的。我之前是住院总,24小时负责,不好离开病房。今年前几个月真是那样的。”李敏拉拉徐丽的裙子,低声在她耳边告诫她,让她别提自己妊娠反应。

  “别扫兴。”

  *

  四海酒家上菜很快。几个凉盘之后,就把温热的玉米汁送来了,冰凉的扎啤也跟着送进来了。那几个装扎啤的凉水瓶外面,都挂着了一层冷气遇热天的水珠,看着就让人觉得心生凉爽。陪客的年轻人张罗着给大家倒酒。结果一圈倒下来,除了李敏,刘主任、冯姐和徐丽都改喝扎啤了。

  “这天还是喝点儿凉的舒服。”

  这时门开了,胡主任进来了。他进来没去给他预留的位置坐,反而凑到空调跟前吹冷风。嘴里还说着:“哎呦,来得早不如赶得巧啊。”

  周主任就站起来去拽他,数落他道:“几十岁的人了。满头热汗地你吹凉风,是觉得自己没头疼的毛病么。”

  赵主任把胡主任按到自己边上的位置上,也说他:“老了老了还不让人放心。”

  “你怎么这么晚才来?”陈文强问他:“是科里有事儿绊住了?”

  “不是科里的事儿。”胡主任先答了一句让陈文强安心。然后他接过服务员送上来的小毛巾擦汗,很高兴地对陈文强和在座的人说:“是好事儿。我才要出门,出版社那边给我回电话了。你不是要申请那个什么科研基金出书嘛,我昨天就跟他们又联系了一下。就说你那个科研基金省厅肯定会批下来的,可能会晚点儿,但也不会晚多少,让他们商量下是不是先印几本样书给我们。”

  “同意了?”陈文强使劲瞪大他那不大的眼睛。急切的盼望语气,将他的心思展露无遗。

  “基本同意了。但要咱们医院出个公函。嗯,就是类似保证性质的公函吧,保证不会缺了他们这笔钱。”

  陈文强就沉吟了一下说:“唔——不好。我不能开了这口子。个人出书让院里开这样的公函,唔,影响不好。”

  那陪客就轻声问赵主任:“赵叔,什么科研基金?多少钱?”

  赵主任就小小声地回答他说:“十万。省厅科技处专有的拨给临床做科研的基金。我前几天找人给陈院长申请的。要走流程。”

  “噢——麻烦吗?”

  “麻烦倒不麻烦。陈院长要出的那本脑血管解剖书符合申请政策,但是……”赵主任后面的话就没说了。他转而对陈文强说:“能先出公函,让他们印几本样书也好,先把八月份的报名对付过去。回头我再催催那边快点儿走程序。来,不说这事儿了,咱们举杯,庆祝今天的手术顺利完成。”

  赵主任端起啤酒杯,陈文强也随着举杯。

  “来来,先走一个,凉快凉快。”

  包括刘主任在内,都举杯把手里的啤酒喝完了。那陪客很机灵地站起来给陈文强等人倒酒,路凯文就拎起另一个凉水瓶给刘主任等倒酒。

  刘主任笑着说:“师妹,你这学生可以啊。挺有眼力见的。”

  李敏笑着回应:“是啊,路凯文当然可以了。师姐得便就多关照下啊,那也是你师侄了。”

  周主任打趣陈文强道:“老陈你可以啊,没怎么地徒孙都能上台面了。”

  “羡慕不?”陈文强将嘴里的凉拌酱牛肉咽下,笑呵呵地逗周主任。

  “不羡慕。我不贪心。”

  刘主任端起酒杯说:“周老师,我像陈院长学习。以后让别人也羡慕你。”

  胡主任拍上周主任的肩膀说:“你老周可别欺负小刘。想想人老李当初是怎么对陈文强的。你跟老李有的比吗?”

  周主任笑着为自己圆场,“小刘,你不用跟陈文强学。我就是随便那么一说。咱们现在这带徒弟,可没像过去老李带他两年那样,咱们是那种君子之交的师徒。是吧?哈哈。”

  赵主任就说:“是啊是啊。来来来,喝酒,吃菜。再走一个。”

  *

  这个话题压下去之后,冯姐就问陈文强:“陈院长,你闺女考了多少分?报哪儿了?”

  陈文强矜持地说:“过了重点线60多分。应该是跨了7个分数段。”

  在座就陈文强的闺女今年高考,闻言大家都纷纷恭喜他。

  “哎呀,那可不错啊。”

  “是啊,老陈,没想到你闺女后劲儿这么冲。”

  “去年这时候你还愁她能不能考上医大呢。老陈啊,你白担心了。”

  陈文强等七嘴八舌的话落下去以后才接着说:“这一年,每个礼拜天,我闺女都到病房跟小李一起看书、做卷纸,不然她能过重点线我都要烧高香了,更不敢盼她能考上医大的。”

  刘主任立即举起酒杯说:“师妹,来,敬你一个。”

  李敏笑笑说:“全是小雁儿自己肯用功,跟我没关系。”

  胡主任则说:“老陈,你家儿子高考成绩好,咱们谁也不吃惊。那孩子从小学习就好。但你家闺女能有这么好的成绩,真令人刮目相看啊。”

  陈文强点点头说:“你说对了。她能考出来这么好的成绩,她自己都说是受她李姐影响。小李那时候不是准备考研嘛,小李看书她就坐小李对面学习。几周就改了她的学习习惯。她能学进去了,成绩就提高了。良性循环后,自然后面这几个月的成绩就上得特别快。小李,来,谢谢你。”

  李敏捂着自己的玉米汁说:“老师,我也没做什么。是小雁儿够聪明,全靠她自己努力。”

  赵主任就说:“这孩子没定性的时候,最需要一个好榜样。跟着什么人就学什么人,那老话儿是一点儿也不错的。小李你值得你老师的这声谢。来,咱们大家伙陪一杯,鼓励鼓励小李。”

  喝完酒之后,周主任就问:“老陈,过了重点线60多分,是不是可以报北医啊?”

  “没敢让她报北医。她哥不是在上海么,她想去上海。也不知道能不能去上。”陈文强骄傲,但语气还是很谦虚的。“反正去不了上海,去医大也够了。”

  “应该差不多。根据往年的划线,北医在咱们省招生,也就过重点线那么多了。”

  话题转到今年的高考上,然后又说起中考,最后说到李敏的考研上。

  *

  “老陈,小李这去读书,你再往后的开颅就带着那俩进修大夫做了?”

  “小李读在职,每周五、六、日上课,二三四会安排难度大的手术,其他时间我就带他们几个做了。”

  “行吗?”

  “应该可以。”

  “哎,对了,老陈,咱们省院一直在办和医大的联合招生,有什么眉目没有?”

  “今年应该可以。但他们就只愿意与在医大原就有招收研究生资格的那几个人合作招生,像罗主任、谭主任他们几个。像石主任现在都还在谈。等月底开学吧,老舒会继续跟他们联系的。”

  “其实医大真用不着的。咱们只是把基础课放到他们那里上,等进临床的时候,自然是各人的学生各人带,跟他们也没什么关系了。”

  “是啊,就是这么回事儿的。”

  “给十个学生上课,和给二十个学生上课是不同的。医大研究生处就卡着这点,说不能降低了教学质量。艹!”陈文强郁闷。

  “都是国家统考的研究生,又不是上专业课的,这借口太勉强了。”

  “是啊,又不是小学生的,还用老师看着下笔顺序啊。”

  “要是能做通医大的工作就好了。咱们省院可不少人有带研究生资格,内外妇儿的副主任医师们,可各个都拿到了副教授聘任资格证的。”

  胡主任闻言就道:“那咱们几个没在内外妇儿的副高,可不是不划算了?医学院没给咱们仨聘书啊。”

  “你又不带实习生的,医学院怎么给你聘书。”

  “哎,老陈,不如咱们省院挂牌省城医学院的教学医院牌子了。他们专升本办妥了,原本他们个别专业就招收研究生的,咱们与他们合作也便宜些。”

  “我也这么想过,不过这得院务会讨论决定。而且与省城医学院合作,恐怕今年要来不及了。”陈文强很认真地释放省院的下一步计划:“我是希望咱们省院的副高,都能带研究生的。那样三五年之后,咱们省院的科研水平、临床诊疗水平,都会有极大的提高。”

  “是啊是啊。来来,咱们敬陈院长一杯,敬他为省院的发展殚精竭虑,用尽心思,”

  一个小高潮过后,徐丽就说:“要是副主任医师都能招研究生,刘主任你也可以了吧?”

  “嗯,理论上是可以。具体得高教部认可。”刘主任仍是笑眯眯的。“周主任,我就等着搭你的便车啦。”

  “好啊。”周主任满口答应。“到时候我也有徒孙啦,哈哈哈!”

  “瞧把你美的,大牙都落出来了。”胡主任揶揄周主任。

  “你羡慕嫉妒啊。你赶紧督促你们科的主治医师去晋副高啊。”

  “艹,那是我督促就能督促得了的?!没有破格的能耐,按部就班地晋职称,让他们招研究生?别误人子弟了。”

  刘主任被触动,默默喝了半杯啤酒。

  “那李主任你今年晋了副高,明年是不是就可以招研究生了?可你自己才开始读研究生啊。”

  李敏给徐丽夹两筷子的糖醋里脊,笑着对她说:“你怎么会这么想?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来来,少喝酒、多吃菜啊!”

  陈文强等几个老人看着李敏用菜堵徐丽的嘴,彼此会心一笑。

  这顿饭扎啤喝了十个,一直吃到下午快上班的时候才收场。但每个人都很开心。这一伙人从北门回医院,陈文强晃晃悠悠要回家。

  胡主任就拽住他说:“先到我那儿坐一会儿。你这样回家正好遇上来上班的,满脸酒气的,不好。”

  陈文强从善如流地跟胡主任走了。

  李敏对赵主任说:“赵主任,我等会儿就去icu,你先回去休息吧。”

  “好。辛苦你啦,小李。”赵主任挺高兴。带着陪客的年轻人往内科住院大楼去了。

  电梯到了十一楼,李敏跟周主任、刘主任等招呼一声,带着路凯文和实习生出了电梯。神经外科的走廊静悄悄的。

  李敏对路凯文说: “一会儿到上班时间,咱们先在科里查一圈,然后去icu看今天术后的。”

  *

  李敏带着路凯文和实习生查房,没查几个房间,马大夫和邓大夫也带着实习生加入了。只少了杨宇。

  “杨宇呢?”

  马大夫就说:“他妈妈病了,快中午的时候他请假的。吐血。”

  “吐血?”李敏吃惊地停住了脚步,不敢置信地回头看马大夫。杨宇他妈妈是芬姐啊!是那个省院女大夫女护士没有不惧怕的、打遍省院就一个对手的芬姐。她病了,她那种人会生病吗?还吐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