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羡慕4(2 / 2)

  “但你女儿目前没事儿,你运气真好。”

  “是啊。不幸中的万幸。”女人停住不说话了,伸手朝向门口。李敏回头,见那男人拿着几瓶湿淋淋的可乐回来了。走得太快的缘故,他呼吸有些急。

  “冰冻的。李主任、刘大夫,你俩也喝一瓶消消暑气。”

  刘大夫接过可乐瓶子,在办公桌的一角撬开。

  李敏推拒道:“我不敢喝可乐。怕吃凉的不舒服。”

  那男人也就没勉强。

  他问李敏道:“李主任,你看我媳妇这病?”

  李敏抓过门诊病历,翻了一页空白,用花体字母龙飞凤舞地写起来。

  “李主任,她是什么病啊?”

  “autosomal recessive disorder。bourneville。epilepsy。”

  男人的表现显然是没明白,但他看李敏闷头写字、不想给自己解释的样子,就问刘大夫:“是什么意思?”

  刘大夫早从李敏说的抗癫痫药那几个字,猜测出这女人的病不简单,就说:“我是骨科专业的,对脑袋里的事儿不了解,不然我找李主任过来干嘛。你听着就是了。”

  李敏只写了几行,就把病历交给了女人,叮嘱她说:“神经内科今天没有门诊大夫。你明天上午记得拿着病历去找神经内科看,我们神经外科一般只接诊要做开颅手术的。”

  “刘大夫,我给她开了一天量的安定,40mg口服。你盖下戳。”李敏把自己签过名的处方推到刘大夫跟前。

  “行啊。”刘大夫掏出自己的红色橡胶印。

  “那谢谢了。”李敏把处方拿回来交给患者。“你回家吃了药就睡觉。谁睡不好也都可能头疼的。”

  男人怀疑地问李敏:“你不能开药?”

  李敏把自己栓在白大衣扣上的戳,拽出来给男人看。跟他解释道:“我是病房的大夫,不是我出门诊的时间,门诊药房不认的。你看急诊,得急诊科开药。”

  女人连声道谢,她拽着男人要出诊室。男人回手把刘大夫喝完的汽水瓶子拿着,赔笑道:“有押金的。”

  “嗯嗯,我知道。”刘大夫应了一句,随口说:“谢谢你啊。”等俩人走远了,他就问李敏:“她是什么病?”

  “结节性硬化症,也称结节性脑硬化。”李敏见他不像是知道这病,就说:“是常染色显性遗传病。但有一部分人会终身没有症状。这病主要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肾脏。早的可能两、三岁就发病,癫痫发作的通常伴有智力障碍。你看她能当外语老师,都40岁了才发病,显然是十分运气了。”

  “那她女儿说是没事儿……”

  “也可能真的就没事儿啊。毕竟有少数人终身不发病的。”李敏笑笑,跟刘大夫说:“我回病房啦。”

  刘大夫跟着李敏往急诊科走廊走。

  “你有事儿?”

  “今早是你在北门哪儿开车吧?”

  “是啊。怎么了?”

  “没什么。我就是听别人说,随便问你一下。你家穆杰开回来的?”

  “嗯。”

  “咱们省院的第一份啊。”

  “他在老山搏命,也是省院的唯一一份呢。”

  李敏简单答了一句,转身离开了急诊科。

  *

  李敏走到回病房或去放射线科岔路处,不等她做出选择,谢逊带着轮转的新人、还有实习生,从病房那边走过来。他招呼李敏道:“师妹,走,去急诊。”

  李敏只好转身跟上他的脚步,问:“什么事儿?”

  “内科的一个患者。夜里两、三点钟左右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凌晨5点叫了救护车。门诊排除急腹症后,按胃肠炎给予抗炎治疗。”谢逊放慢脚步,等李敏跟上自己后,才接着说:“奥美拉唑你知道吗?”

  “知道。质子泵抑制剂。医药代表来科里送过资料。这药还没进来咱们医院吧?”

  “没正式进来。但获得了试用资格。那患者口服了奥美拉唑。”谢逊的眼里全是兴奋。“服用后腹部疼痛减轻,但是两小时后又再度加重。”

  “是消化内科提的试用申请吗?”

  “嗯。钱主任和向主任联名提的。所以急诊科也在用。”

  李敏理解谢逊的兴奋。

  这个新药在宣传上号称对组胺、胃泌素、乙酰胆碱、食物以及迷走神经引起的胃酸分泌,都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关键是产品宣传是无任何副作用,三期、四期的临床试验都显示使用者耐受性良好。双盲对照试验证明对胃、十二指肠溃疡还有反流性食管炎都有明显疗效。

  这个药不仅是消化内科的溃疡病患者要用,就是普外科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术后,要预防溃疡复发也需要用;其它的一些大手术也要面对应激性溃疡的问题。在11楼,开颅术后患者在禁食水期间,常规要通过静脉给胃酸抑制剂。若这个药正能达到产品宣传上的效果,哪怕只能达到80%,李敏都愿意试用半年。如果奥美拉唑比西咪替丁的效果更好,李敏愿意换新药给患者。

  但一个新药进入省院,有着严格的程序要走。要由相关科室的主任或副主任提交新药试用申请报告,药事委员会讨论同意,然后才能在提出申请的科室临床试用3到6个月。

  试用期间反馈良好,就能正式进入省院,允许其它科室正常使用。若反馈效果不好,这个试验失败的药物想正式进入省院,基本就没有可能了。

  反馈意见的收集,是由药剂科按着处方去问患者的。可能是住院期间问,也可能是出院前,更可能是出院后的回访。这部分范主任亲自抓、且一直抓得很紧。这也是省院这些年,未出现新药不断进入、但临床上没有出现新药不良反应的根本原因。

  徐强为了能进入省院试药,特意把这个药的背景告诉给李敏。该药虽然还没有拿到部里的正式批文,但得到了在国内选取数家三甲医院做试验点的允许。

  省院被选中成为试验点之一,是徐强被astra在国内的代理找到促成的。

  “师妹,这个试验费用给得非常高的。比我既往代理的那些药品费用都高。真值得你参与的。”徐强把数据告诉给李敏。“跨国公司舍得在这方面花钱。而且试验提供的药物是免费,医院可以按照临时的价格收费。但给临床大夫的,一点儿也不少。”

  看徐强跟自己交底了,李敏也就告诉徐强:“这个药别指着陈院长能提申请。”

  “徐师兄,哪怕厂家的宣传资料做得再好,对黄种人的副作用、禁忌症都不清楚。具体使用剂量也只能是一个参考,因为在白种人那儿取得的试验数据,未必就适合我们黄种人。这个人种差异会导致药物使用剂量上的差异,你知道那是存在的。

  一旦这个药在临床试用期间出事儿了,我跟你说的是一旦,别人提的用药申请,会没有任何事儿。但若是陈院长提的,肯定就不会易过关。

  如果陈院长被牵连了,外科那一大串的人会生吃了你。你在省院就彻底没有市场了。你不如等试验反馈的结果好,等进药讨论时,请陈院长投一个赞成票。他是医疗院长,那一票有决定性作用。”

  省院各外科的人员组成,徐强可能比李敏还更清楚。他明白李敏这一番话是在维护陈文强,但同时也是为他徐强好。他从善如流地把目标转向了消化内科。

  麻烦是麻烦了一点儿,但钱主任那人好攻克,范主任那里用钱开路,他如愿把省院弄成了新药试验点之一。李敏不知道他还能说服了向主任。

  徐强这人果然不一般。

  *

  李敏跟着谢逊又回到急诊。在内科的观察室,见到了那个面容痛苦的中年男人。急诊病历太潦草、太简单,几乎就是谢逊介绍的那样,嗯,多了个既往史:颈椎病。

  但是在那个今年新分来的轮转大夫追问下,病人的既往史多了半年前无明显诱因的憋气,没有胸闷、胸痛、也无咳嗽、咳痰,在区医院输液治疗一周,好转出院,具体用药不详。

  再细追问下去,患者就不是凌晨两三点开始上腹部疼痛的了。而是三天前出现憋气的症状加重,伴乏力,夜间不能平卧,腹胀、腹痛,间断性咳嗽,咳白痰少量,左下肢疼痛、发凉。

  病史问完了,谢逊看向李敏:“师妹,你怎么看?”

  李敏指着患者的左下肢,却问道:“我来查体?”

  谢逊摇头:“让实习生查。”

  患者抗拒。

  谢逊绷着脸不容拒绝地“劝”他:“省院是教学医院,有教学任务。你别看我和李主任都挂着副主任的胸牌,但我们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省院的任何一个大夫都是从实习生过来的。如果你不同意让实习生检查,你就去非教学医院看病吧。”

  陪着他的人立即就打圆场,说:“谢主任你别生气,他就是难受,疼得受不了了。”

  “嗯。我不生气。你认真仔细查体。”

  实习生上前,边查边汇报:“心率105次,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罗音,腹平软,剑突下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无肾区叩击痛。左小腿的皮温比右侧感觉略低,双下肢无浮肿。”

  那个轮转学生再查体也是这样的结果。

  阳性体征就一个剑突下压痛。

  谢逊就说:“走,回办公室。”

  跟着的急诊内科大夫把已有的检查结果铺摆给谢逊和李敏看。胸透:双肺有斑片状影,双侧胸膜粘连增厚。建议做肺部ct检查。

  “肺ct做了吗?”

  “做了。片子没过来,但电话给了结果,和胸透一致。”

  一张张化验单从谢逊到李敏,再传给那两个小伙子看。心电图正常,腹部b超无异常所见。

  “师妹,你怎么看?”

  “我建议重查心电图、血尿常规,生化,心肌酶,血尿淀粉酶、脂肪酶,肝肾功能。这都好几个小时了,也许过了窗口期,这些生化指标会出现改变。还有早上没有查d-二聚体,凝血三项要查。因为患者左下肢疼痛、发凉,没有解释。如果有左下肢静脉血栓……”

  “李主任,你怀疑什么?”急诊大夫问。

  “肺栓塞。”

  “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目前初诊急性胃肠炎肯定是错误的了。心率105,你怎么解释?左下肢自诉疼痛,查体没有准确的压痛点,但是皮肤温度低于对侧,也没法解释。”

  ※※※※※※※※※※※※※※※※※※※※

  突然发现这样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