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游泳(番外22)(2 / 2)

  “你不过去,那曹秀娥啊,我可能顺着唐书记的意思,提议把她调回来。至于能不能再当上小组长,即便有位置了,她争得过那些后分来的本科生吗?”范主任的话一针见血地戳破吴冬的幻想。

  “还有,我会建议让萧主任过去暂代主任。这样的提议,唐书记也不好反对。也许明年什么时候这面有合适的人了,再派主任过去了。”范主任揉揉眉心,说:“我回头看看得把谁放去中药局转个一年两年的,别过去了管不来中药局。分院那边中药的势头好,占比比西药成份重。”

  吴冬犹豫了一下,但对着自己亲妈,他没什么不能说的。像现在,他就直接问道:“妈,如果我过去呢?”

  “如果是你过去的话,我会提议将曹秀娥就地降为副主任使用,保留她现有的待遇。现在没有戴罪立功的说法,换一句留她在那边,对你开展工作有帮助。那是对曹秀娥最好了。至于院里给她什么处分,那个归院办考虑。唐书记看在萧主任不用过去的份上,也会支持我的提议。”

  范主任等儿子完全明白自己话里的意思后,接着说:“二冬,妈跟你说你要学会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你看分院连续过了二甲复审,你看分院目前的发展形势,等陈院长把这面的新大楼再起来一栋,他就可能把工作重心移去分院。”

  吴冬没理解这话,他有点儿茫然地看着母亲。

  范主任只好给儿子掰开了细说:“二甲和三甲的考核,说严格也严格,但是陈院长要是想在退休前把分院提到三甲行列里,也不是没有可能。硬件的住院病床数要达到,可以用盖楼实现;医疗器械可以用这面淘汰的;软件的人才技术要求,直接从省院这面调人、或者是各科的副主任医师到那边轮转就解决了。”

  “二冬,你要学会分析。像分院那边这几年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的根本原因,是分院那边有周围居民的人口基数在支撑,那才是提到三级医院的根本依靠。其实归根到底是省城在往外扩张,省城不知不觉变大了,分院所在的城郊那一片,已经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分院周围有新建的几个住宅小区,有配套的实验小学、实验初中,唯独还没有新建的医院。”

  范主任把话说得这么透了,吴冬立即表示:“我过去。就是壮壮以后得爸妈辛苦了。”

  老两口笑笑,带自己的亲孙子辛苦什么啊。

  笑过以后,范主任说:“小凤那房子太招眼了。唐书记跟我提了几次。你今晚跟她说一声,让她做好准备换成分院那边的两室一厅。你过去分院,没可能像傅院长那么两边跑的。”

  “好。”吴冬立即答应下来。那房子说是冷小凤的,但她那年邮给娘家8000块,留下的大窟窿全是吴家添的,量她也没底气在房子的处置上发表意见。

  吴冬见父母再没什么交代自己的,就站起来说要去接孩子回来了。

  吴主任叮嘱儿子:“你好好跟壮壮说话,没玩够就让他多玩一会儿,别整得孩子哇哇哭。”

  吴冬赶紧答应了。

  *

  等吴冬下楼走了,吴主任却说:“老范啊,我原来还想明后年让小凤过去分院那边锻炼一年呢。”

  “吴冬过去分院了,也不影响小凤啊。”范主任顺口答应了一句,然后把摇头电扇的力度调小,换了蒲扇慢慢摇。“这电扇的风,我总觉得太硬了。好像吹得骨头缝发凉。

  吴主任就过去把电扇换了一个角度,自己跟着也换了一个方向坐。嘴里还说:“怎么不影响呢?二冬过去了,她也过去,孩子留在这面吗?”

  “自然留在这面了。小凤得倒班,二冬过去了,也没可能准时下班。还不如这边,有点什么事儿,大雅住得也近,多一个人帮手呢。不过,老吴啊,我觉得小凤还是以后再过去比较好,起码得在这面晋完副高的。她过去了能把儿科撑起来,在那边独当一面了,对她以后再回来也只有好处。”

  这好处是什么,老两口心照不宣。

  “要不我就安排小凤去医大进修一年?你看呐,老范,二冬过去分院这头一年,工作肯定会非常忙。他顾不上家里,小凤到时候免不了要抱怨的。”

  范主任点头,认为老伴儿想的很对。

  “还有,那小曹要是能够理会你把她留在分院、保住她现有的待遇,是你额外给她争取的还好。要是她不理解,她在分院当了六年的主任,随便给二冬设个绊子,她是副主任,也够二冬喝一壶的了。”吴主任另有想法。

  范主任沉吟了一下说:“我会尽快找曹秀娥谈话。她是个聪明人,我相信她会选择协助二冬。如果她不能配合吴冬的工作,我就只好把她调回来了。那时候她可连个小组长都没有了。”

  吴主任立即放心了。他觉得这些事儿老伴儿一直做得很好,自己就是提醒她一下。“还有啊,老范,咱家二冬的心太软,你觉得他担得起科主任吗?”

  “老吴,咱俩不能总把孩子护在翅膀底下。这个机会对二冬来说恰恰好。我都不知道在自己退休前,他是不是还能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吴主任沉默了。机会之所以是机会,有它独特的意外性、偶然性。如果可以反复出现、有规律可循,就不存在错失机会的后悔和嗟叹了。

  但范主任却突然问他:“老吴,你觉得小凤是去医大进修好还是去京城进修好?”

  吴主任想都不想就立即回答:“自然是进京好了。”

  老两口相视一笑,这样小两口都离家去奔事业,那些会诱发矛盾的可能,不用说都掐死在萌芽状态了。

  吴主任回屋去拿通讯录,他要立即给儿媳妇联系进修的事儿。而范主任则戴上老花镜,她要写给曹秀娥的处分意见建议、还有分院药剂科的后续工作安排计划。这些要跟唐书记通好气,然后才能拿到院办会议上讨论。

  等吴主任联系好冷小凤的进修事宜,范主任的“关于分院药剂科药品出库事故的处理意见之提议”也跃然纸上了,她一气呵成了心中掂对了两天的事情。

  她撂下笔,仔细检查这纸报告。看完后心中感慨如今的省院各科室的储备人才足够,可不是十年前的那种百废待兴、哪科都缺人才的局面。前些年分来省院的那些本科生,由李敏领头,陆续读了在职研究生。专科生也都完成了专升本。在一线科室里,再没有拿着大专文凭的大夫了。

  想在这样的济济人才中浮上水,哪是那么容易冒头的!

  现在想进省院当大夫,门槛已经抬到非本科生莫想、非成绩优秀者莫想的高度。像眼科等奖金高的热门科室,不是研究生、亲爹不是院长都别做梦。哪怕每年来省院实习的本科生表现再好,想留在省院工作的话,也只能去没人爱去的科室。

  分院这个药剂科主任的位置,对自家吴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很可能是自己在退休前、能给儿子谋到主任位置的唯一机会!

  分院又如何呢?

  二十年前的省院,还没有分院今天的规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