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复唐第174节(2 / 2)


  李从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真的假的?

  释雪庭说道:“契丹不会搞出两次这种事情吧?”

  李从嘉依旧表示怀疑:“谁知道呢, 耶律璟是个深井冰, 估计他身边的人也病的不轻, 再看看吧。”

  然而事实就是,这次耶律璟……是真的死了。

  而且是被他身边的近侍弄死的, 近侍们也是没有选择,之前耶律璟干了一件事情,他杀了两个人, 当然这不是重点, 他每天要是不杀人才是奇怪,可是杀人之后还要将人挫骨扬灰, 这是谁都受不了的,今天死的是这两个,明天呢?

  耶律璟疯成这样,从上到下都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不到万不得已, 这些契丹人真的是宁可去投奔别的部落, 都不会愿意来投奔大唐的。

  然而别的部落也属于契丹,除非再往西, 合计一下也就大唐还行。

  可有人能够过来, 更多的人是没办法离开契丹的,终于在忍无可忍之下, 耶律璟的近侍们合伙把耶律璟给弄死了。

  当然契丹对外说的是耶律璟暴毙,因为什么暴毙都没说,那几个近侍有没有弄死也没说。

  耶律璟这一死, 李从嘉还有些遗憾,耶律璟越是疯也是昏庸,对于大唐来说就越有好处,可是现在耶律璟死了,也不知道上台的是谁。

  所有人都在关注契丹新君,李弘冀趁着契丹现在没有皇帝,实实在在的偷袭了几次,对面根本不敢派兵出来打,都是在守城,因为没人知道谁会顺利登上皇位,现在就是少做少错,至少不能让新君登基之后有明显的借口收拾他们。

  到时候就算新君看他们不顺眼也只能是一点点让他们退居幕后,命还是能保住的。

  当然前提是新君不是像耶律璟一样的疯子。

  事实上谁也不想再来一个喜欢杀人的皇帝。

  大唐这边就连内阁都在讨论契丹谁会继位,李从嘉没有参与讨论,只是在抱着脑袋仔细想到底是谁继位的。

  虽然中原这边的历史已经被他蝴蝶的没办法看,但是契丹……契丹应该没有蝴蝶的太厉害吧,耶律璟去世的年份或许不太对,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而且有能力继位的就那么几个,应该跟历史上没什么区别。

  而历史上继承皇位的是辽太宗的次子耶律贤,李从嘉想到这一点之后,转头问释雪庭:“你说,我们能干预契丹新君人选吗?”

  释雪庭问道:“你想让谁继位?”

  李从嘉略有些犹豫,先知这种事情就算最亲近的人也最好不要说出来,他想了一下才说道:“契丹的新君越是昏庸,对我们而言岂不是越好?”

  释雪庭有些吃惊:“你真的想要打下契丹吗?”

  李从嘉仔细想了想,还真有些犹豫:“这个吧……也不是很想,只是想把燕云十六州拿回来,这就跟契丹有冲突,说不定就……”

  释雪庭淡定说道:“现在燕云十六州也不是在契丹手里,或者说不是全部在契丹手里,你急什么?放任庞谦做大,到时候再打庞谦总比打契丹容易。”

  李从嘉说道:“难道庞谦想不到这一点吗?”

  释雪庭解释道:“庞谦唯一不能确定的大概就是你对燕云十六州的执着,之前我与他相识的时候也曾论政,他的看法是大唐首先要拿下的应该是北周和南周,燕云十六州都要往后放放,而到那个时候,说不定他已经站稳脚跟,就算是大唐也未必能够轻易拿下,毕竟燕云十六州的地形还是有优势的。”

  李从嘉挑了挑眉:“他还真想错了,北周和南周就这样了,除非他们能够出来一个十分英明的君主,不过就就算再怎么英明,各种限制在那里,如今大唐已经步入平稳阶段,最近我们没着急打他们,主要是想要休养生息,再这样下去,估计老百姓先撑不住了。”

  释雪庭点头说道:“所以就看你了。”

  李从嘉认真思考半晌之后说道:“开会吧,不要只听我的,我本来就不怎么会打仗你也知道。”

  释雪庭听了之后忍不住就想笑,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基本上只有手上有兵的人才能够登临帝位,而手上有兵却不会打仗的,估计他们家这是头一份。

  过了没多久,契丹就选出了他们的新皇帝,李从嘉想要干涉也干涉不到,没办法,根本来不及布局也来不及安插人手,耶律璟死的真是太突然,毕竟看他之前那活蹦乱跳的劲儿,李从嘉觉得他至少还能再作十年。

  结果万万没想到,他就这么把自己给作死了,李从嘉之前问释雪庭也没抱多大希望。

  如今契丹的新皇帝果然是耶律贤,李从嘉也只能遗憾的将契丹放在计划外,毕竟无论是耶律贤还是他的老婆萧绰都不是耶律璟那样的疯子。

  哦,现在萧绰还不是耶律贤的老婆,毕竟耶律贤娶萧绰,主要是萧思温为他继位立下了汗马功劳,耶律贤投桃报李,自然要娶他女儿。

  耶律贤的登基大典办得十分快,人家皇帝死的突然,新君登基都那么迅速,大唐这边都已经喊了好几年了,结果他们的王还只是王,几乎所有人都在用哀怨的眼神看着李从嘉。

  李从嘉被他们盯得受不了,只好说道:“我不是都同意了吗?是日子选的靠后,找我干什么?”

  内阁没有被他转移仇恨,谁都知道要不是大家坚持,李从嘉估计就又要以同时册封皇后和太子节省时间的理由来推迟登基的时间。

  也不知道他们老大到底在想什么,别人都迫不及待当皇帝,除非条件十分不允许,否则一旦时机成熟,所有人都会选择登基,只有他们的王,大家都要怀疑李从嘉是不是有登基恐惧症了。

  时间不紧不慢的走,李从嘉表示为了让登基大典上好看一点,北周就拿下来吧,也为将来他们去打燕云十六州打通道路,他可不想到时候运送粮食的车队被北周打劫,虽然李继勋也未必有这个胆子。

  李继勋此时也在可惜耶律璟的死亡,耶律璟活着的时候,大唐忙着找契丹的麻烦,都没有怎么打他,当时李继勋就把耶律璟当成了他的贵人。

  现在耶律璟死了,耶律贤登基之后也对大唐表现出了缓和的态度,两国的关系一下子从剑拔弩张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那大唐的目标自然会转移到他身上。

  李继勋本来想要尝试着求助契丹,毕竟耶律璟之前发疯拒绝他的投诚,现在耶律贤不至于也发疯吧?

  然而事实就是,耶律贤的确不会发疯,但耶律贤也不傻,看唐军囤兵的地方就知道大唐对北周势在必得。

  现在契丹内部已经一团乱,根本不适合继续扩张,他现在整顿内务都来不及,因为一个北周跟大唐对上然后再打仗?

  耶律贤拒绝的比耶律璟还彻底,李继勋只好心急火燎的再去找庞谦。

  然而此时庞谦也不想再跟李继勋纠缠下去,之前庞谦被耶律璟打的够呛,现在正趴在一边苟延残喘,耶律贤刚登基,诸多事务还没有理顺,所以对于燕云十六州这边也算是没有时间搭理,庞谦巴不得趁着这个时间缓口气,然后收拾一下内部那些反对势力,也不因为一个北周跟大唐对上。

  更何况他们也真的打不过大唐啊,就那个武器,耶律璟用了那么多人都没有研制出来,研制出来了稳定性也不行,直接将自己人都炸死,只凭这一个,大唐的胜率就很高,再加上据说还有别的,不敢惹不敢惹啊。

  李继勋这次是真的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他想了想,干脆给石守信写了降书!

  石守信收到的时候想死的心都有,他也没啥雄心壮志,只希望李从嘉别太早打南周的主意,让他多当两年皇帝,可李继勋这一搞,万一唐王生气了怎么办?连南周一起打了怎么办?

  石守信火速给大唐去了信,表示大唐跟北周的纷争他不会理会。

  李继勋恨铁不成钢,老子都要对你称臣了,你怎么就这么怂了呢?当初跟老子争地盘的时候,你不是挺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