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有一堆美貌光环第76节(2 / 2)


  “王爷——王爷——”

  此时,门外传来了董公公的声音。

  珵王已经半闭上了的眼睛霎时就睁开了,他的怀里是被他死死抱着的崔蓁蓁,她的身子倒在他的臂膀间,被他托着背抱着,他的另一只手也紧紧的攥着崔蓁蓁的手心。

  差一点,就差一点。

  室外的董公公浑然不知这场旖旎,就在刚刚,萧三神色匆匆的走了进来。

  一来,就直奔王爷书房,找不到人后,就使了人来找董公公,内院萧三不敢进来,只能让董公公禀报。

  平日里董公公那是抻着他,或是被气的恨不得和姓萧的大战三百回合,但这么晚了,萧三却急匆匆进了府,连片刻都等不得,董公公就知道是大事。

  所以他没敢耽搁,明知道今晚的气氛有那么一丝丝的不对,但他还是硬着头皮来提醒珵王了。

  室内,珵王看向了崔蓁蓁,她就像是一泓春水凝在了这榻上,黑色的长发都散落在了榻上,有的还粘在了她的唇边,她的手被自己捏着,软的像是没有骨头,香脂软玉,还有丝缠缠绕绕的香气。

  看着迷迷瞪瞪的崔蓁蓁,珵王的胸膛剧烈的起伏着,他突然自己又笑了起来,笑的胸膛都在震动,他一面笑着,一面将崔蓁蓁打横抱了起来,直到放在了里间,崔蓁蓁最喜欢的那张高床软枕上。

  “王爷。“董公公没敢进来,只敢在门口又小声的提醒。

  “王爷。”又软又轻,像拉着糖丝的声音,勾缠着,珵王站在了原处。

  因为怕自己的欲望没办法控制,珵王不敢动崔蓁蓁,除了实在舍不得克制的抱一抱,他不敢在有旁的动作。

  但就这样可架不住小夫人三五不时的引诱,还是专门戳他心窝里的引诱。

  “夫人再等等,本王给你最好的。”这是一句轻轻的呢喃,已经被陷在锦被中的崔蓁蓁没有听见。

  多好的机会呀,就差一点。

  崔蓁蓁勾住了珵王的衣摆。

  珵王回过头,他捏了捏崔蓁蓁的手,俯身在崔蓁蓁的眉间又亲了一口,随后像一阵风一样的飘了出去。

  崔蓁蓁的眼睛都没睁开,等到室内没有了声响,她的眼睛才慢慢的睁开了,抬手摸了摸眉间,脸上的表情古古怪怪的,她一边的眉毛挑着,一时脸上的神情都有些复杂。

  崔蓁蓁得承认,最后的关头,她自己怂了,只敢拽一拽衣衫,却不敢将人推倒在这床上。

  她呼呼的吹着气,努力让自己烧红的脸降温,啊,好难,她撩不动啊!

  *

  “王爷”,见着人出来,董公公小心的凑了上去,第一时间将萧三出卖,:“是萧侍卫传来的消息,他在书房等您。”

  “嗯。”夜里,珵王的神情看不出来多少,董公公恍惚还以为刚刚在殿内什么都没发生,直到他的鼻尖嗅到了一种清甜的淡香。

  那不是王爷常用的石合香,恰如常年不动的松柏之上覆了层清雪。

  但细细一嗅,好似什么又都没有,董公公没忍住,抽了抽鼻子,又闻了一下。

  直到被珵王看了一眼,董公公就跟踩着了尾巴一样,躬着身,不敢在闻了。

  跟着王爷往前院的走动间,董公公的耳朵动了动,那是珠串的声音,王爷手中的那串又被捏在手里拨弄了起来。

  很好,看来自己刚刚是打断了什么,幸好王爷的气没有冲着自己来,啊,萧三,自求多福吧。

  崔蓁蓁的院里离珵王的书房最近的,连通两边的地方,开了一处不起眼的院门,除了几个心腹在这守着,此刻,王爷去了书房的消息没有旁的人知道。

  “王爷,”候在书房内,一路风尘扑扑来不及梳洗的萧三,对着珵王行了一礼。

  “起来。” 珵王摆了摆手,手里捏的珠串漏出来的金色穗子也跟着甩了甩。

  萧三从怀里掏出了不少的信件,还有一个被包的严严实实的小包裹。

  “王爷,您看。”萧三先是将手里的信件递给了王爷,随后就简单的叙述起了这些时日,打探收集来的所有消息。

  这次的调查对象,自然是宫里的那几位道长。

  珵王琢磨泰康帝也有许多年了,泰康帝的秉性如何,珵王也算是看的透的。

  不管珵王承不承认,其实他和泰康帝都是有几分相似的。

  所以珵王更清楚,他们这一类的人,是极其吝啬的一类人,他的父皇,极善使用平衡权术,坐在那个位置上,是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他的信任极其的吝啬。

  但就是这么吝啬的信任,却能和那几位道士不论早晚的在一起,修建道观,大肆封赏。

  要么,就是泰康帝人老了,变得糊涂的极好忽悠了,要么,就是真的有什么事牢牢的吸引了他。

  如今他的父皇最在意的是什么,那就是长生,甚至现在为着长生,都愿意暂时将手里的权柄,稍微的从指缝里漏出来一点。

  这种能对泰康帝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的人,珵王是不会视而不见的。

  那些道士看起来完美无缺的来历,再加上泰康帝的背书,很少有人会在起疑心。

  但对于已经怀揣着大逆不道想法的珵王来说,他是会将这几位道士翻来覆去,恨不得皮都剥下来看清楚的。

  只要存在,就必定会有痕迹,萧三被派了出去,将这些痕迹,仔仔细细的打探清楚。

  此刻,萧三的神情都带着些不可思议的对着珵王禀报,:“王爷,这几位道长都是同一村的人,最大的那位白发苍苍的老道士,其实才四十岁,他自称道号为悯阳道士,本名叫张潦,跟着他的几位道长,分别叫张智,张厉,张英。”

  “这几人中,除了张英在小的时候被送去道观待过几年,其他的人都根本没有接触过道士。”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人打出来的是包治百病的江湖郎中的旗号,在县城内给人看些小毛病.”

  这些消息都是萧三手下的人全力运转半年后,逐渐筛选,汇总后的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