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节(1 / 2)





  恰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带来了消息:“梁公公来了。”

  自从梁九功成为康熙的掌事大太监后,“梁公公”这个称呼便成了他的专属,哪怕宫里还有其他姓梁的太监,也只能被成为“小梁公公”,甚至于连名带姓地称呼。

  不一会儿,梁九功带双手捧着圣旨,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圣旨到——”

  在场众人反应过来,扑簌簌地跪了一地,随即便好奇又兴奋地等着梁九功宣读圣旨。

  鉴于今天的日子,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想着,康熙在这种时候赐下圣旨,肯定是为了给布尔和庆生,不说金银珠宝等赏赐,一个和硕格格的爵位肯定是跑不了的。

  可事实却是……

  “兹闻直郡王胤禔之女爱新觉罗氏布尔和温良敦厚,舒朗大气,品貌出众,朕躬闻之甚悦。又闻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多尔济色稜年方十六,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恰逢及笄之盛事,仍待字闺中,与台吉多尔济色稜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为二人赐婚。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

  话音落下,郡王府内一片寂静。

  这道圣旨就像是大夏天兜头泼下的一盆冰水,瞬间将原本火热的气氛泼了个透心凉。

  盈秋几乎要当场晕过去。

  胤禔也是一脸青筋,显见是被这道赐婚圣旨气得不轻。

  但,别说是他们夫妇二人了,就算是在场宾客,也是一脸惊诧,完全不懂皇上为何这般做。

  几个皇子此时脸色复杂,眼里也满是对康熙举动的不赞同。

  是,他们都知道皇室女儿大多有为大清安稳和亲蒙古的义务,但布尔和与其他皇子的女儿能一样吗?胤禔可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与他们这般女儿成堆的可不一样。

  再者说,就算要赐婚,你换一个时间不行吗?今日可是布尔和及笄的大喜之日。

  梁九功见状,面色也有些尴尬。

  但他几乎与康熙形影不离,对这道圣旨的由来还算清楚,很快便调整过来,然后笑着看向跪在地上的布尔和:“布尔和格格,皇上已满足了你的心愿,还不谢恩?”

  这话信息量可就大了。

  盈秋猛地抬头看向布尔和,果然见她嘴角含笑,似乎对这道赐婚圣旨非常满意的样子。

  等所有人走后,盈秋面色铁青地站在布尔和面前:“说说看,这道赐婚圣旨究竟是怎么回事?”

  胤禔还没有反应过来,下意识拉了下盈秋的手:“赐婚是皇阿玛的主意,跟布尔和有什么关系?你怎么……”

  话还未说完,就听布尔和开口:“这门婚事确实是女儿自己向皇玛法求来的。”

  胤禔整个人都要不好了:“你自己向皇阿玛求来的?布尔和你在想什么?我和你额娘努力这么多年,都已经放弃了夺嫡却仍旧受皇阿玛的驱使,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不想让你被皇阿玛送去蒙古和亲?你知不知道蒙古生活有多苦?你自己想想你那些嫁到蒙古去的那些姑姑和姐妹们,哪一个不是郁郁而终的?我和你额娘就你这么一个女儿,你怎么能背着我们自作主张?”

  胤禔都快要被气死了。

  小豆丁弘昱也被气得哇哇大叫,叫嚷着要进宫找皇玛法收回成命。

  盈秋却冷静下来了:“能告诉额娘,你为什么想要到蒙古去吗?”

  清朝前中期,女子的地位其实有些两极分化。那些无法参加选秀的女孩儿,在家中地位有时甚至不如得用的仆从,但那些长得漂亮,还能参加选秀的女孩儿,在家中的地位却要高贵的多。

  但这些女孩儿在娘家地位有多尊崇,家人后就活得有多卑微。

  因为这些八旗女子的婚事,从来不由自己做主。

  甚至不由父母做主。

  其中又以皇室女子为最,他们大多会被当做满蒙和睦的工具送去和亲,嫁人后就与家人脱离联系,婚后除了要忍受人生地不熟的陌生与困难,还要面临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与各种风俗不同带来的挑战。

  就算侥幸与丈夫感情不错,还有可能面临教养嬷嬷的刁难。

  清朝不止出过一例因为教养嬷嬷阻碍夫妻见面,而最终导致出嫁的格格郁郁而死的案例。

  因为清朝畸形的拴婚制度,也碍于布尔和可能和亲的现实,盈秋从来不将女儿往大家闺秀的方向培养,而是更注重培养女儿独立自主,希望她不管在何种环境中也能凭自己的本事活得好。

  冷静后,盈秋自然不会觉得女儿这般行为,只是一时兴起。

  事实也正如盈秋猜测那般。

  “女儿只是不甘心,为何女子生于世,就只能窝在后宅相夫教子,而不能凭着自己的本事建功立业。”布尔和看着盈秋,眼神不甘,“女儿从小与叔伯家的堂兄堂弟们一起长大,每次比试从不落于人后,自认本事不比任何一位堂兄弟差。可如今,那些堂兄弟们纷纷开始步入朝堂,女儿却只能困于后宅,开始相看亲事,为以后相夫教子做准备。”

  “女儿不甘心!”

  布尔和转头看向胤禔,再次强调。

  胤禔瞪大眼睛,倒不是觉得布尔和的想法有什么不对,毕竟他小时候还与大名鼎鼎的孝庄皇后相处过几年。

  但……

  “可是这与你主动求嫁蒙古有什么关系?”

  “可是阿玛,若是女儿留在大清,就永远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胤禔愣住,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一句反驳之语。

  这是事实。

  康熙虽然对孝庄尊敬,却也对其掌权多年心生芥蒂,非常排斥后宫干政。

  布尔和虽不可能成为干政的后宫之一,但如今大力推行汉学的康熙也绝不可能让她如男子一般出入朝堂,更不用说上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