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8章(2 / 2)

看起来很奇怪,跟我简直处在不同的维度。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一个极具个人特色的人。

这个时代是一个趋向统一的时代,百花缭乱的背后是一种恶意的整合。

做的事说的话都被圈定了界限,所思所想只能自由的飘荡在猪圈内。

所谓成熟,就是自己把自己涂抹成和大伙一样的颜色。

真正具备被把握被坚守的实力的品质已被深埋。

缺少真正的好人,也缺少真正的坏人。

那个时代同样如此。

伤痛使人成长,如果把伤痛视为阻碍你找到自我的粗制滥造的守卫的话,你的刻意规避不是真正的成长,换句话说,太多人在这个选择面前,长成了别人,而郭靖没有。第一次重大思辨难关,原文如下。

他茫茫漫游,不知该赴何处,只一年之间,母亲、黄蓉、恩师,世上最亲厚之人,一个个的弃世而逝。欧阳锋害死恩师与黄蓉,原该去找他报仇,但一想到“报仇”二字,花剌子模屠城的惨状立即涌上心头,自忖父仇虽复,却害死了这许多无辜百姓,心下如何能安?看来这报仇之事,未必就是对了。

诸般事端,在心头纷至沓来,“我一生苦练武艺,练到现在,又怎样呢?

连母亲和蓉儿都不能保,练了武艺又有何用?我一心要做好人,但到底能让谁快乐了?母亲、蓉儿因我而死,华筝妹子因我而终生苦恼,给我害苦了的人可着实不少。

“完颜洪烈、魔诃末他们自然是坏人。但成吉思汗呢?他杀了完颜洪烈,该说是好人了,却又命令我去攻打大宋;他养我母子二十年,到头来却又逼死我的母亲。

“我和杨康义结兄弟,然而两人始终怀有异心。穆念慈姊姊是好人,为甚么对杨康却又死心塌地的相爱?拖雷安答和我情投意合,但若他领军南攻,我是否要在战场上与他兵戎相见,杀个你死我活?不,不,每个人都有母亲,都是母亲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的抚育长大,我怎能杀了别人的儿子,叫他母亲伤心痛哭?他不忍心杀我,我也不忍心杀他。然而,难道就任由他来杀我大宋百姓?

他始终不清楚自己与他人应该处于一个怎样的关系。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但在没有他人的世界,自我又有什么意义?他人给我们构筑的只是一个天堂般的地狱,而如何评价,则取决于我们明白了多少。

郭靖最后的答案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郭靖是一个智者。

他潜意识里是明白的。

这个世界终究纷乱太多,你有你道,我有我道,此道非彼道,却都有道理。

道哪有没有道理的。

问题在于什么才是对的。

有道理的不一定是适合你的,适合你的不一定是对的。

郭靖没想过这个问题就选了一条路。

其实是你选择了的路就是最适合你的,最正确的。

郭靖向我们完美地展示了这一点,他没改造自己,他的坚持,他的固守,他的痛苦的抉择,在冥冥之中影响了他以后所有的关键转折。

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视作人生。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却包含了最深刻的道理。

也许黄蓉的存在才是最大的不合理,没了黄蓉郭靖很可能籍籍无名,可是生活又哪点合理了,在荒谬的世界里追寻合理岂非荒谬。

黄蓉与最后的襄阳城破是金庸留给郭靖奋苦一生的奖励,我宁愿相信这个奖励的真实与合理。

黄药师是欣赏他的,黄药师与郭靖之间包含了如此之大的矛盾,是人格直接生硬的摩擦,如此我仍认为黄药师是欣赏他的。郭靖身上具备黄药师不愿拥有但拥有过的东西,是一种救世人于水火的向往。

黄药师的愤世嫉俗很大程度是被逼出来的,世人多不待见才智超绝之辈,反尽力打压,如此似乎在心理上能得到莫大的慰藉。

黄药师天文地理,五行八卦、琴棋书画,甚至农田水利、经济兵略无一不晓,无一不精,才智无人可比。

世人却给了他莫大的失望,聪明如他知道这是一种无能为力的东西。

他缺少一种包容的气魄,这是很多天才的通病。

黄药师敬王重阳与洪七公,敬的无非是那份自己不甘的心境。

郭靖同样做到了,他是一个被历史赋予使命的人,他是一个等待英雄出现的英雄。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值得被歌颂,纠缠于这句话背后的莫可名状的东西却可歌可泣。

我们得挖掘自己悄无声息的真实于侠义之上。”

╭(╯ε╰)╮

“我感觉,书中用心良苦的应该是洪帮主才对。

作为帮主,洪七公对于丐帮的稳定和发展可谓用心良苦。

洪七公当上丐帮帮主,接手的丐帮是一个烂摊子,“当年第十七代钱帮主昏暗懦弱,武功虽高,但处事不当,净衣派与污衣派纷争不休,丐帮声势大衰。”

稳定影响发展,当时丐帮是江湖中的第一大帮,内部的稳定与否对丐帮的兴衰影响至关重要,当时丐帮的衰落正是因为内部净衣派与污衣派的纷争,所以,对于洪七公来说,首要任务是平息净衣派与污衣派的纷争,稳定内部。

净衣派与污衣派的纷争不仅由来已久,而且牵扯着丐帮中种种利害关系,“原来丐帮中分为净衣、污衣两派。

净衣派除身穿打满补钉的丐服之外,平时起居与常人无异,这些人本来都是江湖上的豪杰,或佩服丐帮的侠义行径,或与帮中弟子交好而投入了丐帮,其实并非真是乞丐。

污衣派却是真正以行乞为生,严守戒律:不得行使银钱购物,不得与外人共桌而食,不得与不会武功之人动手。两派各持一端,争执不休。”

净衣派与污衣派代表的是丐帮中的两股势力,很难说二者孰是孰非,所以,刚开始,“洪七公为示公正无私,第一年穿干净衣服,第二年穿污秽衣服,如此逐年轮换,对净衣、污衣两派各无偏颇。”

其实,洪七公走的是高层路线,这固然是因为洪七公接任帮主时间不长,对两派情况的熟悉程度还没有达到了如指掌的地步,但是,更重要的是因为在丐帮中,高层长老的影响力很大,“洪七公道:‘现下你是帮主,我成了帮中的长老。长老虽受帮主崇敬,但于帮中事务,须奉帮主号令处分,这是历代祖师爷传下的规矩,万万违背不得。只要丐帮的帮主传下令来,普天下的乞丐须得凛遵。’”

这是洪七公在重伤之际传位给黄蓉时的话,在这里,为了鼓励黄蓉,洪七公有意强调帮主的权威,但是,从言语之间还是能够体会到长老的影响力之大,这在后来岳阳城的丐帮帮主接任大会上得到了证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黄蓉是在得到了丐帮长老的认可后才得以接任帮主的。

正因为如此,洪七公走高层路线的用意就是想首先缓和高层长老之间的矛盾,然后利用高层长老的影响力,自上而下地平息整个丐帮内部的净衣派与污衣派的纷争。

在接任帮主的前几年,洪七公的这一措施还是有成效的,但是,接着问题就来了,“本来污衣行乞,方是丐帮的正宗本色,只是洪七公爱饮爱食,要他尽是向人乞讨残羹冷饭充饥,却也难以办到,因此他自己也不能严守污衣派的戒律。

……”